2022年8月8日是我国第十四个“全民健身日”。今天你运动了吗?
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为了纪念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起,每年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
那么立秋后适合什么样的体育锻炼?如何能正确保养身体?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
运动注意补水
相比炎热的夏季,秋季凉快,运动出汗量减少。但是秋天干燥,皮肤失水变多,加上运动本身排汗,秋季运动补水可不能少。运动前2个小时先喝大约500毫升白开水,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给肾脏代谢充足的时间,将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运动过程中也要适量补水,防止脱水现象。运动后不宜马上喝水,一般过了5~15分钟才喝水,喝水时候不要一下喝太多,要慢慢喝。
做好充分热身运动
人的肌肉和韧带在秋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黏滞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韧带的伸展度降低,这就增加了秋季运动受伤的风险。因此,在运动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让肌肉进入运动状态后开始运动。
运动不宜太过剧烈
由于秋季的人的关节活动幅度减小,并且柔韧性减弱,建议在秋季时候不要做太过剧烈的运动。无氧运动和一些强度高的力量训练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建议在秋季以耐力性的有氧运动为主,进行力量训练的频率不要太高,强度最好为中等或偏低点的强度。
保证充足睡眠
俗话说“春困秋乏”,进入秋季气候宜人,日照时间变短,利用这一好时机尽可能保证睡眠充足不仅能恢复体力,还能增加“瘦素”的分泌,提高基础代谢力,让减肥更有效果。
多做户外运动
秋季天气凉快,空气也好,相比室内运动,做户外运动更有乐趣。比如爬山、骑自行车、跑步等。这些户外有氧运动不仅能够帮助你减少脂肪,还能放松心情,提高工作的效率。
做户外运动最好戴上运动墨镜、太阳帽,擦上防晒霜来防止紫外线的侵袭,并带上清凉油、藿香正气水来预防中暑。有条件的话,最好再戴上一个心率监控器。
运动过程中如出现中暑等症状,应立即到阴凉通风处坐下,喝些凉盐开水,呼吸新鲜空气,在头额部或腋下等处进行冷敷。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服用十滴水等祛暑药物。如经过处理仍不见好转,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运动时间段选择
早晨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因为血液凝聚度相对较高,更容易增加血栓形成的危险性。黄昏是大家进行日常锻炼的理想时间,气温逐渐降低、湿热逐渐褪去,这时人体的心跳、血压趋于平衡,听觉、视觉也非常敏感。此时,人体的应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体内化解血栓的能力也达到最佳水平。
运动项目选择
以慢热型、强度相对不大的项目来达到出汗目的。可以进行散步、跑步、体操、打拳等低强度的运动,每次锻炼都要达到出汗的程度,以提高机体的散热功能。当气温高于29摄氏度,湿度高于75%时,则要减少运动量以防中暑。
晨运不宜空腹
运动需要消耗能量,而早上醒来,人体储存的能量不多,并不能满足运动的热量消耗。如果不及时进食,空腹运动,运动时间长的话,会造成肝糖原贮备不足,血糖大量消耗,导致低血糖,可能会出现头晕、心慌、眼黑等症状。
运动后要控制饮食
运动消耗能量会使得人在运动过后感觉饥饿,这时如果没能克制住而大量进食,就会白费了所有的努力。但如果实在想吃东西,可以吃一些水果或蔬菜。
选择透气吸汗服装
立秋后,气温迟迟不降,运动如果穿着紧身运动服,会导致汗液无法排除,湿度累积,对心脏造成巨大的压力,反而不利于身体健康。因此,选择一款透气、吸汗的运动服装十分必要。
真正健康的健身,一切都按照最合理最有逻辑的方式,给身体最高效的刺激,因为他们知道,一个均衡的身体才是健康的含义。人生漫漫,热爱生活,坚持运动,让我们以更好的姿态迎接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