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随笔 | 有气节 敢担当
在中华传统文化中,“仁人志士”这四个字是对一个人很高的评价。何谓仁人志士?简言之,一是要有气节,“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二是要敢担当,“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有气节、敢担当,本质上体现的是一种内在修养和文化自觉。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中华民族是一个任何困难都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的民族,历来也是最为推崇气节的。“气节”者,志气和节操也。《论语》载“临大节而不可夺”,孟子语“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谈的都是人要在重大原则问题上坚持立场,保持气节。
气节者,凛然正气、高风亮节也,乃生命之脊梁、立身之根本、民族之魂魄。回望历史,从陶渊明“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到朱自清挺起脊梁、宁肯饿死也不领美国的“救济粮”;从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到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等等,很多英雄豪杰正是凭借着“气节”在历史上留下美谈。
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仅崇尚坚守气节,而且强调勇于担当。事实上,气节与担当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只有坚守住了气节,才会有担当的底气与骨气,才能在面对困难时,勇于担当、成就事业。另一方面,只有敢于担当、勤于任事,才能赢得世人的认同与好评,这样的人生才能更有气节可言。倘若只是为了坚守气节,而采取消极避世的态度,对社会问题与百姓艰辛不闻不问,以逃避换取坚守,看似是守住了气节,却也可能丢掉了应有的担当。
那么,究竟该如何坚守,又该如何作为呢?北宋思想家张载给出了他的答案。张载创立关学,为后世留下有名的“横渠四句”,即“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细细看来,不论是为天地还是为生民,“横渠四句”的要义都在一个“为”字,说到底,强调的还是一种担当精神。对此,现代思想家马一浮评价道,“依此立志,方能堂堂的做一个人。”冯友兰先生则发出如是赞佩,“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在“横渠四句”之中,展现出一代代优秀中国人的担当精神与使命意识。
那么,对党员干部而言,气节与担当又意味着什么?早在1990年,时任福建省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就在《从政杂谈》一文中指出,“纵观人类历史,凡有成就者,必有高风亮节”“高尚的气节是每一个领导者所应有的品质。没有气节,就没有了脊梁骨”。党员干部的气节,源于对政治信仰的坚定,对党的事业的忠诚,对初心使命的践行,对清正廉洁的坚持。在今天,党员干部必须立起坚定信仰、矢志不渝的政治气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奉献气节,坚持原则、敢于亮剑的斗争气节,公正廉洁、一毫莫取的廉洁气节,等等。只有具备这样的气节,才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气节源于担当,担当彰显气节。党员干部既要涵养浩然之气,保持共产党人的高洁品质和精神;更要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担当,奋力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