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岁的刘阿姨,突然出现双腿的疼痛、麻木、发凉,双足变得发绀、苍白,当地医院说这种病在当地看不好。情况紧急,家属带着患者赶紧来到郑州大学五附院血管外科就诊。医生紧急安排了下肢CTA检查(图1),诊断刘阿姨得的是“下肢急性动脉栓塞”,于是紧急收住院安排急诊手术。

▲ 图1 左:术前CTA检查,双下肢动脉均出现栓塞。右:术后复查CTA,双下肢动脉血流通畅良好。
住院后,主管医生询问病史,发现患者从1年前体检发现“房颤”后就一直服用“华法林片”抗栓治疗,但她按照每天一片的量服用,从来没有抽血复查。通过急查凝血功能,“华法林片”没有起到任何效果,所以这种“救命药”变成了“无效药”从而导致了心脏内血栓形成,脱落后堵住了双下肢动脉造成了下肢急性缺血症状。经过急诊手术,医生从患者下肢动脉取出大量血栓(图2),血流恢复通畅,术后症状也迅速缓解。住院期间,主管医生帮刘阿姨的“华法林片”剂量进行了调整,并叮嘱其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出院半年来,类似症状未再出现。

▲ 图2 术中经股动脉切口取出大量血栓
认识“华法林”
“华法林”是一种香豆素类物质,最早是从发霉的干草中提取出的天然物质,经过研究,在二次世界大战,人们将其作为“灭鼠药”而逐渐广泛应用,因老鼠服用后会出现“血流不止”的现象,科学家们逐渐将其用于人体的抗血栓治疗,目前已成为最经典的临床抗栓药物。虽然近年来,新型抗凝药物逐渐应用,但是“华法林”因其经济、疗效确切,仍无法被完全替代。

▲ 华法林曾作为灭鼠药广泛应用,如果过量服用,对人也是毒药
“华法林”适用于哪些疾病呢?
一方面它能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抑制血栓形成与发展,如防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预防外科大手术、风湿性心脏病、房颤、人工心脏瓣膜置换等导致的血栓形成,另一方面是作为心肌梗塞的辅助用药。
什么人不适用“华法林”?
该药物应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并严密监测下使用。因药物会通过胎盘造成胎儿畸形,妊娠前后三个月禁用华法林,而哺乳期妇女小剂量使用是安全的;对于肝肾功能不全、严重高血压伴出血倾向者禁用;其他如血友病、活动性消化道溃疡、脑部、眼部等手术患者禁用;恶病质、活动性结核、月经过多等病人禁用。
口服“华法林”需要注意什么事项?
因该药物口服的个体差异非常大,每位患者的治疗剂量均需要摸索和调整,少量的药物变动也会导致治疗效果的差异,而且该药受饮食影响较大,血药浓度不稳定。据统计,对于国人来说,口服“华法林”的复查凝血“依从性”较差,从而导致“意外频发”,一些病人因口服剂量低于需要剂量导致无效抗栓,引起原发病恶化,另一些病人则因超量应导致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 图3 口服“华法林”定期复查凝血功能的标准化验结果,主要观察国际标准化比值,范围控制在2-3之间。
所以,应用该药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剂量调整稳定后,定期监测凝血功能,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控制在2-3之间(图3),前期药物调整过程中复查凝血频率不超过一周,待指标稳定后一般建议每月复查。另外,生活饮食上注意少食绿叶蔬菜、动物肝脏、黄豆、茶叶等,它们可能会降低“华法林”的效力,大蒜、生姜等可能增加“华法林”效率的食物也注意少食。日常生活中应注意有无牙龈出血、皮下出血、瘀斑等,注意大小便颜色,一旦出现类似出血症状,应立即就诊。
来源:血管外科 安乾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