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腮腺肿瘤”看似小手术,实则不然。由于腮腺旁有面神经编织的蜘蛛网,术中操作极宜触碰到它,一招不慎,就可能引起术后并发症——面瘫。这就要求医生除了技艺精湛之外,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保驾护航也至关重要。
近日,陈大爷因为左耳垂下方“鼓包”来到郑州大学五附院就诊。据陈大爷讲,由于3年前发现的“鼓包”不疼不痒,便没太在意。没想到最近一段时间,“鼓包”竟长到“核桃”那般大,于是赶紧到医院检查。耳鼻喉科主任王伟韬结合超声检查,诊断为腮腺实质内实性包块并部分液化。如不及时手术治疗,瘤体会逐渐增大并侵犯面神经,进而产生面瘫或面部感觉障碍。
由于腮腺手术与面神经的关系十分密切,腮腺切除术犹如在面神经上“走钢丝”。在游离面神经时,如果肉眼无法区分面神经与周围组织,这时“术中神探”可以大显身手。通过将刺激器放置在疑似面神经的组织上(图1),生理给予一定量的电流刺激,如果出现CMAP波(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图2),便可以确认该组织是面神经。这样既可以避免医源性损伤,还能保护面神经,最后,耳鼻喉科手术团队在神经电生理科术中监测团队的协作下成功安全切除了陈大爷的腮腺肿物。
▲ 图1
▲ 图2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Intraoperative Neurophysiological Monitoring IONM)是应用各种神经电生理技术以及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监测手术中处于危险状态的神经系统功能的完整性。
理论上凡是有神经系统分布的地方基本上都能进行神经电生理监测。目前术中神经电生理技术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神经外科、脊柱骨病科、血管外科以及耳鼻喉科等科室的临床手术中。
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主要作用
1.及时发现手术操作引起的神经及组织的损伤,采取干预措施,在不可逆神经损伤发生之前将其消除或将风险降至最低,避免神经并发症的发生;
2.解剖上辨别特定的神经结构,确保重要的神经组织不受损伤,如功能区定位;
3.术中鉴别失去功能的神经结构,帮助术者采取更积极的手术策略,比如肿瘤和癫痫灶切除;
4.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在心理上给患者及家属一种安全感,消除患者的疑虑和恐惧心理,有助于病人的术后恢复;
5.协助术中定位脑皮质功能区和重要功能传导通路,识别颅神经、脊神经根,鉴别不能明确的组织;即时提供神经电生理监测结果,协助手术医生评估神经受损害的部位、节段和程度;避免或及早发现由于手术造成的功能区皮质、重要功能传导束及神经损伤,并迅速纠正可逆性损害,避免永久性神经损害;及早发现患者在术中发生的缺氧或低血压等系统性变化,协助麻醉深度的精确控制。
总而言之,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利用先进的术中检测仪器可以在术中实时判断神经功能状态,在术中对神经损伤早期预警、保护神经结构,提高手术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因现代手术理念向着精准医学方向发展,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具有了更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与重视,这项术中神经功能监测的金标准,将作为手术安全与质量的“守护神”为神经外科手术保驾护航。
来源:神经电生理科 吴艳芝 李芳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