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运动系统是由骨、关节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骨以不同形式连接在一起,便构成骨骼,提供支撑和构成人体的基本形状。骨的作用十分强大,它能保护人的大脑和心脏等器官免受伤害,另外,强健的骨骼和肌肉可以使机体自由活动。骨中含有一种破骨细胞用来破坏骨组织,而另一种成骨细胞能利用血中的钙和磷酸盐等矿物质制造新的骨组织。
在体内雌激素、生长激素和雄激素等激素的作用下,成骨细胞数量和活性高于破骨细胞,经常运动也有助于骨骼变得更加强壮和更加致密。正因如此,骨骼在儿童和青少年时期,生长十分旺盛。最终在30多岁时,人的骨密度达到较高水平,被称为峰值骨量。过了这个年纪,破骨细胞比成骨细胞更活跃,进而导致骨破坏大于骨形成。
在生命早期阶段达到较高的峰值骨量和强度对于降低未来发生骨质疏松症或降低骨量的风险至关重要,而种族和性别等遗传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峰值骨量的差异性和达到峰值骨量的时机。一般而言,与白种人相比,亚洲人的面积骨矿物质密度较低,达到峰值骨量的时间更早。
而今天的主角,骨质疏松其实是一种骨骼脆弱状态,也就意味着骨骼变的容易折断。健康的骨骼足够致密,能够支撑和保护身体应对运动压力和轻微损伤。但是,骨质疏松患者骨骼却异常脆弱,其松质骨中的孔洞会不断变大。
骨质疏松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和继发性骨质疏松。原发性骨质疏松通常与年龄有关,与女性雌激素减少也存在一定关联;继发性骨质疏松常继发于其他疾病,在儿童和成人均可发生,如肿瘤、内分泌激素异常或使用某些药物。如果早期没有积累足够的骨量,那么发生这两种骨质疏松的风险都会增加。
导致峰值骨量低的危险因素包括:骨质疏松家族史、女性群体、长期饮用咖啡或碳酸饮料、长期服用类固醇或某些抗癫痫药物、日常锻炼不足、长期负重、抽烟、酗酒。女性绝经后,骨质流失现象赤峰常见,所以老年女性更需警惕骨质疏松。绝经后女性由于卵巢停止分泌雌激素,破骨细胞较成骨细胞更加活跃,因为无法承受过大的压力,不仅受外伤时容易骨折,甚至连咳嗽、打喷嚏、拍手时骨骼也有可能裂开或折断。
骨质疏松患者常见部位有腕部、脊柱和髋部。通过摄入富含钙和维生素的食物,可以强健骨骼,经常锻炼也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治疗骨质疏松的常见药物包括:双磷酸盐、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降钙素,这些药物都是作用于破骨细胞,使骨的破坏减少;而甲状旁腺激素则作用于成骨细胞,增加骨的生成。
来源: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耿树莉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