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院新闻
首页>信息公开>医院新闻

第三次到访郑州大学五附院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教授为我们带来的感动

发布时间:2016/8/20文字调整

一袭洁白的医生制服,胸前鲜艳的郑大五附院标识,65岁的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教授端坐在医院网络诊室中,耐心、细致地为患者看病,尽显大师风范。



8月19日上午9点,“马歇尔门诊”开诊了!环绕在诺贝尔奖得主身旁的是各新闻媒体的记者,照相机、摄像机,此起彼伏的快门声、不时亮起的闪关灯,这丝毫干扰不到马歇尔教授问诊的情绪。面对患者,他全神贯注地查看化验单、检查报告,通过翻译,一丝不苟地询问家族病史、临床症状,给出治疗方案时,一而再、再而三地斟酌考量。全程陪同马歇尔教授诊治病人的郑州大学五附院消化内科夏兴洲主任感叹道:“大师认真、博学的工作态度,谦虚、平易近人的处事风格让我受益匪浅!”




三位患者,两位来自医院的前期招募,C13呼气试验均显示幽门螺杆菌阳性。年轻的冯先生患有浅表性胃炎,但症状不明显。他最担心是否会将幽门螺杆菌传染给年幼的孩子。巴里·马歇尔教授安慰他说:“这是典型的中国式病例。不推荐对年龄小的孩子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等到八九岁、易配合检验时,再对他们进行检测。相对于父亲来说,常常为家庭选择食物、做饭的母亲更有可能传染给孩子幽门螺杆菌。但只要注意饮食卫生,做好手的消毒清洁,已经感染幽门螺杆菌的患者,是不会通过日常生活接触传染给孩子的。”




另一位患者常先生症状较重,胃镜发现有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经“三联疗法”治疗两次,复查幽门螺杆菌仍然阳性。面对常先生的困扰,巴里·马歇尔教授表示:“中国的幽门螺杆菌患者普遍为耐药性病例,建议患者在胃部不适时及早进行幽门螺杆菌呼气试验,以便及早治疗。已感染这一疾病的患者,要积极配合治疗,选择高纤维、高维生素的清淡饮食,帮助疾病康复。”




第三位患者比较特殊,这位孟女士来自西平县,在当地县人民医院网络门诊通过网络视频向巴里·马歇尔教授问诊。西平县人民医院网络门诊是由郑州大学五附院和郑州大学互联网协同创新中心联手创建的,目前已经在西平、泌阳、清丰三县70多个基层医院连通。



巴里·马歇尔教授通过网络门诊为西平县患者问诊



巴里·马歇尔教授认真倾听西平县患者的病情描述


此前,孟女士曾两次进行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但胃炎症状并未减轻,因此拒绝接受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坚持要求服用中药。对于这样的病,该怎样诊治,西平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想起了通过网络向郑州大学五附院求助。没想到的是,这次求助,居然得到胃幽门螺杆菌发现者巴里·马歇尔教授的亲自指点。通过“名医通”网络问诊系统,巴里·马歇尔教授对这位相距200多公里的患者病情进行详细了解,并不时记下病情要点。针对孟女士的病情,巴里·马歇尔教授认为,让其重树治疗的信心十分重要。患者在经历两次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失败后,应该做药敏试验、PPI测序,以确认最佳的后续治疗方案。根据患者的胃镜显示,她的患癌风险低,根治可能性高。因此,建议用“奥美拉唑+铋剂+四环素+甲硝唑”治疗的方式,对孟女士进行两周左右的治疗,并注意控制体重的下降。他还建议孟女士在3个月后进行复诊,并给出了详细的治疗方案。


巴里·马歇尔教授完成了对三位患者的诊治,时间已经到了10点30分。用最专业的知识、最专注的态度、最专一的精神,认认真真为患者看病,这就是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教授为我们带来的感动!



巴里·马歇尔教授与郑州大学五附院院领导及工作人员合影



巴里·马歇尔教授在刚刚坐诊时穿过的医生制服上签名留念


来源:宣传科  王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