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中提到的夏兴洲主任(左三)和吕军主任(左四)
2016年12月16日,淡去了许久的雾霾,只留下来晴空万里,风轻云淡。在这冬日难得的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正在隆重举行着建院60周年庆典活动。作为协作医院,郑州大学五附院各级领导对漯河市二院院庆活动高度重视,派出了相关科室组成的专家团队积极参与院庆期间组织的义诊活动……
“夏主任,快到科里看看吧,有个患者一直便血,情况紧急!”
漯河市二院医师找到了正在义诊现场忙碌的消化内科夏兴洲主任。
“患者是一名25岁的年轻小伙,自前一天入院后就一直便血,收入消化内科后就给予止血、补液、输血等综合治疗,按照经验,经过以上治疗,一般情况下多数患者的出血都会逐渐减少,但是这个年轻小伙非但出血没有减少,却越来越严重,怎么办?”
夏主任听完报告后立即赶到病房查看患者,只见患者的整个床单已经来不及更换,红色的血液浸湿了一遍又一遍。尽管已经积极地输血、补液,但该患者的生命体征还是不能稳定。
如此年轻的小伙子,一个家庭的未来与希望,难道就这样随着血液一点点的流逝?医者仁心,夏主任在思索着更好的治疗办法,尽可能挽救患者的生命。
“这种表现是消化道大出血无疑,内科治疗已经很完善了,但是患者的出血却没有明显的缓解,并且患者还是这么年轻,很可能是肠道动脉血管破裂。”
拥有丰富化病诊疗经验的夏主任与漯河市二院消化内科的医生分析病情。
“这种情况再实施镜下治疗已非常困难,只有一个很好的办法:急诊介入治疗。一方面可以明确出血部位与病变性质,另一方面可以栓塞止血,如果顺利找到出血血管并栓塞后,可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止血效果,我们科曾多次与介入科协作救治了大量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这方面的经验非常丰富”。
该院消化科主任听罢夏主任讲解后连连点头,但之后又连连摇头,“您分析的很到位,说的办法确实对患者来说是很好的选择,但是夏主任,您不知道,由于术中风险过高,这种急性消化道出血的介入手术我们医院还没有开展过”。
眼看性命攸关,沉思片刻之后,夏主任说道“我给你们想想办法!”
夏主任立刻把情况汇报给了带队领导——医院工会主席朱光和医疗协作办公室主任龚淑梅。考虑到患者病情危急,朱光主席和龚淑梅主任当机立断,积极协调并通知介入科吕军主任火速赶到漯河支援!
此时大概上午10点左右,远在百余公里外的郑州,在接到电话并了解完病情之后,吕军主任临危受命,毫无犹豫的奔赴向了漯河市二院,一场跨越百余公里的生命营救之战就此展开。
1个多小时之后,介入科吕军主任抵达了漯河市二院,来不及任何调整,他马上就穿上沉重的铅衣直奔手术室。此时患者术前准备工作已经就绪,穿刺、置鞘、送导管......拥有二十余年介入手术经验的吕军主任在处理临床急症介入方面经验尤其丰富,整个手术操作过程一气呵成,当造影导管送到患者肠系膜上动脉开口处造影时,吕军主任观察的尤其仔细。因为,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出血血管很可能就在肠系膜上动脉上。
果然不出所料,造影时发现该患者肠系膜上动脉分支远端有一个非常隐秘的动脉瘤,及其容易漏诊——这就是出血的元凶。既要充分栓塞出血血管,还要保证其供血的肠道不能因缺血而坏死,技术细节必须充分把控,仔细分析过动脉瘤周围的血管关系后,吕军主任应用明胶海绵栓塞剂栓塞对载瘤血管进行栓塞,严密栓塞后复查造影:动脉瘤消失,造影剂不再外溢,这就预示着血被止住了,手术成功了!
介入治疗效果真是立竿见影:患者回到病房后生命体征逐渐稳定,血也不再出了。见此情景,家属激动万分。经过这场生死时速的救援,患者年轻的生命就终于被挽留了下来。
这次横跨百余公里的生死营救牵动了郑漯两家医院无数医务人员的心。在漯河市第二人民医院建院60周年之际,郑州大学五附院的义举襄助为两家医院的友谊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医疗协作办公室 介入科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