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1日下午,郑州大学五附院(原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迎来一位“特殊”的归家学者,全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胡大一教授回来了,回到他的母亲——“感动中国”2013年度人物、医院原妇产科主任胡佩兰工作过、生活过的地方。



胡大一教授、孟晓萍教授一行此次到访郑州大学五附院,既是情感的沟通,也是学术的交流,更是双方在心脏康复领域进行深度合作的新起点。
医院党委书记王新军教授用三句话进行了精彩概述:
今天是个难忘的日子,我们用在院史馆设立铜像、并请胡大一教授揭幕的方式来缅怀我们尊敬的、为医院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胡佩兰老主任,让五附院一代又一代医护人员传承她仁心大医的精神;今天是个让我们大家受益终生的日子,胡大一教授、孟晓萍教授有关慢病防控、心脏康复的精彩讲座,让我们分享了一顿健康“大餐”;今天也是助推医院发展进入“高铁时代”的新契机,心肺康复科“支架人生俱乐部”的获批挂牌,标志着医院在肢体康复领域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将与胡大一教授所带领的团队在心脏康复领域开展紧密合作。

让我们回溯这一段难忘之旅
1月21日下午3:30,胡大一教授一行在与郑州大学五附院领导班子进行亲切座谈、商讨深度合作,听取郑鹏远院长有关医院百年发展历程的报告后,来到医院2号病房楼1楼大厅的院史馆。

王新军书记以“欢迎胡大一教授回家”为题主持胡佩兰主任塑像揭幕仪式,郑鹏远院长介绍了胡佩兰主任的生平,以及为医院、为大众、为社会做出的巨大贡献,胡大一教授与郑院长、王书记共同揭开了覆盖铜像的红布,从此,一座代表济世救人、大医精诚、仁心仁术精神的名医塑像矗立在她曾经工作过、奋斗过的地方,全院医护人员、一批又一批的医学生们将从她身上汲取、传承在从医之路上不断进取的力量。

此情此景让就在这所医院家属院长大的胡大一教授动情不已,几度哽咽。他深情回忆了母亲胡佩兰的生前往事以及对他的言传身教:她总说人活着要对别人有用,多报效祖国;医生是有博爱精神的职业,是不爱金钱的职业;看病要情感投入,将心比心,换位为病人着想,体贴病人的痛苦;她每天最高兴的事情便是看着病人痛苦而来,高高兴兴而去。
胡大一教授还与众人分享了关于“悟道、务实、坚守、淡定”的人生感悟。

接着,在医院门诊五楼大会议室举办了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由王新军书记主持,郑鹏远院长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胡大一教授、孟晓萍教授向郑鹏远院长、心肺康复科赵阳主任授予“支架人生俱乐部”的牌匾,医院加入了中国心脏联盟的大家庭。


胡大一教授在主题为“慢病防控中国策略”的演讲中,站在健康中国的高度,高屋建瓴地指出慢病防控、脏器康复的重要性及相关规律、模式和措施,他以一名健康理念传播者、大众健康捍卫者、脏器康复践行者的身份为国人开出了预防康复的“药物、运动、营养、心理、戒烟”五大处方,提出了他的团队所致力的“全人群、全生命周期,防治康养4S服务体系”。胡大一教授特别强调:行为决定命运、行为决定健康,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行动起来。他把自己独创的健康三字经“管住嘴,迈开腿,零吸烟,多喝水,好心态,莫贪杯,睡眠足,别过累,乐助人,心灵美,家和睦,寿百岁”一字一句地教给大家,希望每一个人依此而行,防住慢病、提高寿命,提升生命的质量!


孟晓萍教授在“中国心脏康复模式的探讨”的讲座中,用一张张照片、一个个故事,讲述了中国心脏康复事业在胡大一教授团队的努力下所走过的艰辛历程、所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并与大家分享了“支架人生俱乐部”成立的缘由、发展和起到的重大作用。让在座的郑州大学五附院的医护人员受益良多,增添了做好医院心脏康复事业的信心和力量。

会议现场座无虚席,这场高规格的健康大讲堂吸引了不仅是医院医护人员,还有许多患者、群众慕名前来聆听,出现了许多感人的场景。胡大一教授现场签名赠送他的著作《过好支架人生》,当胡教授看到自己母亲生前的同事、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步入会场时,激动地上前与她们紧紧拥抱。这是为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原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为祖国医疗事业奋斗了一辈子的老医务人员,芳华褪去,当年的白衣天使也老了,但她们为医院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历史功绩,一代代五附院人将始终铭记!



来源:宣传科 王凯 摄影:马珂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