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院新闻
首页>信息公开>医院新闻

家庭医生 全民健康的未来

发布时间:2017/5/25文字调整

5月19日是第七个世界家庭医生日,主题是:“我与家庭医生有个约定”。


为让更多家庭了解国际家庭日和世界家庭医生日的相关知识,在全社会广泛树立“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责任人”健康新理念,强化健康意识,增强健康素养,传播有利于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围绕今年的活动主题,郑州大学五附院全科医学规培基地在教学主任曹婷婷、胡晓舟、程智主持下,与正在医院进行规培的全科医师进行了座谈。






据曹主任介绍,“家庭医生”已成为医疗发展的大趋势。家庭医生将使居民足不出户就能解决日常健康问题和保健需求,并得到家庭治疗和家庭康复护理等服务。座谈会上。学员们还对近期规培的收获、遇到的问题以及下基层的心得进行了交流。


什么是家庭医生

家庭医生,又称为全科医生,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家庭医生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提供长期签约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




未来医学模式的转变

近年来我国医疗卫生改革不断深入推进,199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提出发展全科医学,培养全科医生的理念。2009年党中央启动新一轮医改,明确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提出到2020年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战略目标。2011 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首次将全科医学的发展推到医药卫生改革的中心位置。




全科(家庭)医学是一门独特的临床医学分科,是惟一的一门不以诊断治疗病人单一生理病理系统部位为目标的临床医学。这门学科是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发展的结晶和临床实践的典范。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纳入其中。这意味着未来居民就诊不用到大医院排队,在社区或家中就能便捷地享受部分医疗服务。


我国家庭医生服务的特点及未来发展

我国现阶段推行的家庭医生是由家庭医生团队与居民形成长期稳定的医疗服务关系,居民可通过签约就近获得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和健康管理服务。家庭医生团队基本医疗服务涵盖常见病和多发病的中西医诊治、合理用药、就医路径指导和转诊预约等。居民或家庭可自愿选择一个家庭医生团队签订服务协议。




随着家庭医生的普及,未来家庭医生的服务会更加多元化,让居民有自己的“健康档案”,专家成为“合伙人”,提供个性化服务包,利用互联网+技术等措施可使居民体验更方便、实惠卫生健康需求。


全科医生大有作为,学好扎实的基本功是大家努力的方向

在发达国家和地区,全科医生占医师总数的比例为30%~50%,而我国目前仅为6%。有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我国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达18.9万人,城乡每万名居民拥有全科医生达到1.4名。但要实现到2020年每万名城乡居民有2名~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要求,需要28万名~42万名全科医生,缺口巨大。建设一支数量充足、质量过硬的全科医生队伍,是落实深化医改、推进分级诊疗制度的迫切需求。




全科医生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复合人才,他不仅代表个体,同时也代表的是一个体系、团队,只有能够很好的为基层服务对象解决问题,提供优质的服务,让居民实际受益,才能建立起信任关系。这就要求全科医生要有扎实的基本功,包括:扎实的多学科医学基础知识,多种医护基本操作技能,强大的沟通交流能力以及不断学习不断进取的态度和能力。郑州大学五附院的全科医学规范化培训已从逐渐起步到步入规范,将与规培学员一起从点滴做起,齐心协力,打造和培养合格的全科医学人才。


来源:全科医学科 曹婷婷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