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院新闻
首页>信息公开>医院新闻

改变“自闭症”儿童的人生 就从结构化课堂开始

发布时间:2017/6/7文字调整




他们将思想尘封在自己的世界,

像迷失在自己的宫殿里。

他们没有同伴,形单影只。

有口难言,有言难圆。

这就是“自闭症”儿童的世界。


有人称他们为“星星的孩子”。

他们是冬季里掉队的大雁,找不到人生的方向。

而今天我们就是要为他们找到一个出口,开辟一条新的方向。


在郑州大学五附院儿童自闭症中心,来自香港的特教专家李美儀老师给这里的孩子设计了一个特殊的课堂:结构化教学课堂。 “结构化教学法”是TEACCH课程其中一个重要部分,源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用于治疗、训练和教育自闭症(孤独症)及有相关沟通障碍的儿童。训练者借助视觉安排、常规、环境安排、程序时间表、个人工作系统,目标是发展孩子们的生活技能、自发沟通、独立生活、融入社会。


下面,让我们跟随李美儀老师走进“结构化教学”课堂



上课了,排好队,配对自己的照片,存放书包,水杯




  

配对照片,找自己的时间表,依次取任务卡,放下任务卡。早会开始了,我学习向老师同学握手问好,学习举手表达需要。


主题课开始了,我通过视、听、触、摸、嗅来学习香蕉,学习听指令、模仿及玩视觉配对游戏。观察同学的表现,大家互动,只有上集体课才能学会。





排好队,配对照片,找自己的时间表,取任务卡,放下任务卡,来到自学区,取形状卡,配对形状卡。相信经过一段时间通过视觉提示,孩子们就能独自完成这一切过程。在自学区不断重复操作,学习的内容巩固了孩子们对不同概念的理解。





取任务卡,放下,找到自己的小脚印,自己脱鞋子,自己摆放鞋子,找个玩具玩一会儿。自理能力的提高在康复训练中是很重要的。



休息好了,取任务卡,去厕所。



找到自己的书包,配对照片,取任务卡,放下。茶点时间到了,以前孩子们从来不用自己找食物,现在他们学会了从书包取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学会了用完东西放回原处。在老师的训练下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学习与别人分享。让孩子们体会到原来分享是很开心的。



集体课时间到了,孩子们学习玩游戏,听指令,邀请玩伴。参加了这个课堂,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社会交往技能。


今天的课程结束了,孩子们排好队,配对照片,取任务卡,放下。放学了,跟老师挥手说再见!


走进郑州大学五附院结构化教室,改变自闭症儿童的人生就从今天开始。


来源:儿童康复医学科 戚亚敏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