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甜蜜来袭
这个充满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象征着美好的爱情与坚定相守。

而在中药的世界里,同样存在着许多如“牛郎织女”般相得益彰的“药对”,它们彼此配合,或增强疗效,或降低毒副作用,甚至产生新的治疗作用。
这些药对的巧妙配伍,凝结了古人千百年来临床实践的智慧与经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品味中医药文化中特有的“浪漫配伍”吧。
1、辛温解表CP——麻黄与桂枝


麻黄辛温,发汗解表;桂枝辛甘温通,助阳化气。二者相须为用(如麻黄汤),共同发挥发汗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适用于风寒感冒表实证,也常用于风寒湿痹。
2、养肝明目CP——枸杞与菊花


枸杞甘平,滋补肝肾、益精明目;菊花甘苦微寒,疏散风热、清肝明目。二者相使为用(如杞菊地黄丸),既补肝肾之阴,又清肝经虚热,常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目涩昏花、视物模糊。
3、化痰止呕CP——生姜与半夏


生姜辛温,温中止呕、化痰止咳;半夏辛温,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二者配伍(如小半夏汤),生姜既可解半夏之毒,又能增强其止呕化痰之效,适用于寒痰或湿浊中阻所致的呕吐、咳嗽痰多。
4、调和营卫CP——桂枝与芍药


桂枝辛甘温通,温经散寒、通达卫阳;芍药酸甘敛阴,养血和营、缓急止痛。二者配伍(如桂枝汤),一散一收,调和营卫、平衡阴阳,常用于外感表虚或营卫不和之自汗、腹痛等症。
5、补气养血CP——黄芪与当归


黄芪甘温,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当归甘辛温,补血活血、调经止痛。二者相配(如当归补血汤),黄芪补气以生血,当归养血以载气,气血双补,适用于气血两虚所致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及月经不调。
6、益气养阴CP——人参与麦冬


人参甘微温,大补元气、生津安神;麦冬甘微寒,养阴润肺、清心除烦。二者合用(如生脉散),气阴双补,既补气固脱,又滋阴生津,适用于热病气阴两伤所见乏力、口干、心悸等症。
中药世界里还有许多经典的药对配伍,每一对都是大自然与古人智慧交融的珍贵宝藏。了解这些药对,不仅能让我们深入感受中医药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体会其中蕴含的相辅相成、彼此成就的浪漫哲学。
温馨提示:用药需谨慎,所有药方应在专业医师或药师指导下使用,请勿自行抓药服药,以免发生不良反应。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来源:药学部 臧巧真 周 微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