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4月23日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教授到访郑州大学五附院,在设在该院的郑州大学马歇尔医学研究中心,就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进行了学术交流。马歇尔教授因发现胃中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病溃疡及胃癌之间的关系而获得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自2015年起,马歇尔教授与郑州大学开展紧密合作,依托郑州大学五附院建立“郑州大学马歇尔医院”和“郑州大学马歇尔医学研究中心”,这是他第五次到访医院。
当天,在郑州大学五附院院长郑鹏远等人的陪同下,巴里•马歇尔教授参观了医院院史馆并向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医院原妇产科老主任胡佩兰塑像敬献花篮,随后,参观了消化内科一病区、消化内镜中心、郑州大学马歇尔医学研究中心。



▲ 巴里•马歇尔教授参观了医院院史馆并向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医院原妇产科老主任胡佩兰塑像敬献花篮。


▲ 参观消化内科一病区


▲ 参观消化内镜中心


▲ 参观郑州大学马歇尔医学研究中心
在学术交流会上,巴里•马歇尔教授、河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处长程艳、郑州大学副校长屈凌波,郑州大学五附院院长郑鹏远、党委书记王新军、副院长王兵、工会主席朱光出席,相关科室负责人、科研人员参会。



郑州大学五附院党委书记王新军
王新军书记致欢迎辞,他表示:郑州大学要建设一流大学,从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和科学研究对外合作这些方面提出了要求,郑州大学五附院作为郑州大学的一个基层单位,按照学校的要求,也在这些方面做出了工作,今天的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也是这些工作的具体体现。我们将利用好这个平台,做好科学研究,加强国际合作,为郑州大学建设一流大学做出贡献。

郑州大学五附院院长郑鹏远
郑鹏远院长介绍了郑州大学五附院的基本情况,郑州大学马歇尔医学研究中心开展的工作,以及在国际联合实验室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突出成就。
郑鹏远院长表示,为了加深与马歇尔教授的合作,除了定期邀请马歇尔教授到医院进行学术交流,还将从其他方面做出努力,如申报共同的科研课题,共同培养研究生,同时,通过互联网加强学术联系。利用现代技术保持团队之间的互动,弥补时空上的局限性。希望能借助马歇尔教授的力量,带动基础研究的全方位提高,通过国际联合合作建立实验室这个抓手,快速提高郑州大学五附院的医疗技术、科研水平。

河南省科技厅国际合作处处长程艳
程艳处长在讲话中欢迎马歇尔教授来河南、来郑州大学开展国际交流合作,指出郑州大学是河南唯一一所双一流大学,作为它的附属医院,郑州大学五附院在消化、康复等多个重点学科的建设方面走在省内医疗界的前面。医院有一批实力很强的专家团队,有包括国际联合实验室在内的省级创新平台,还产出了一大批应用广泛的科技成果。更重要的是,郑州大学五附院有很多病例样本可供研究,马歇尔教授和郑鹏远院长带领的国际联合实验室是工作开展比较好的国际联合实验室。
程艳处长表示:下一步省科技厅将关注、服务于马歇尔教授与郑州大学五附院之间的合作,以国家级的国际合作平台为抓手,通过承担国家和省级的科技项目,为马歇尔教授与医院的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在促进成果对接、人才培养等方面也会给予一些政策支持。希望双方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把国际合作提高到新的高度,也希望通过合作提高双方的研发能力,拓展研究领域,加大医院临床队伍的培养。

郑州大学副校长屈凌波
屈凌波副校长在讲话中强调:郑州大学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学校的发展路径就是以改革、开放、国际合作来共同促进科技的发展,促进河南健康领域的进步。马歇尔先生加入郑州大学五附院对于学科的发展、专业水平的提升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作为学校来讲,对这个实验室高度重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将给予最大的支持。
河南作为一个人口大省,也是病例资源的大省,在这样的情况下,希望在马歇尔教授的带领下在幽门螺杆菌研究领域取得新的成就。希望马歇尔教授多到郑州大学来,多和郑州大学的医生、老师和学生进行广泛的交流,为郑州大学的发展助力。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教授
马歇尔教授对于在郑州大学的工作表示满意,他说:“每次来这里,都能收获不一样的惊喜,郑州大学、郑州大学五附院的发展速度很快。”对于国际联合实验室的建设,马歇尔教授表示,河南省众多的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是非常有价值的研究样本,一定会利用好这一平台,与郑州大学五附院开展深入合作,把在幽门螺杆菌方面的科研成果更好地应用于临床治疗,造福河南老百姓。
相关背景资料
据悉,郑州大学五附院一直致力于幽门螺杆菌感染、致病机理领域的研究,与马歇尔教授开展紧密合作,共同建设了“郑州大学马歇尔医学研究中心”、“郑州大学马歇尔医院(院中院)”、“河南省幽门螺杆菌与医学微生态国际联合实验室”。通过基础研究、临床研究、技术改进等几个方面,推进了相应临床诊治水平及学科科研水平的提升,形成了以幽门螺杆菌致病机理及人体微生态研究为特色的优势学科,建立了分子生物技术实验平台、细菌培养及耐药检测实验平台、实验动物平台、幽门螺杆菌标本样本库平台。以实验室平台建设为基础,在全省首先开展了“幽门螺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CYP2C19基因多态性检测、幽门螺杆菌分型检测”和“标准化粪菌移植”技术等,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服务广大临床患者的特色诊疗技术。同时发表SCI论文32篇、中文核心论文20余篇,使我省在幽门螺杆菌及胃肠道微生态的研究领域和学术地位,处在全国领先水平。


▲ 郑鹏远院长陪同程艳处长、屈凌波副校长参观马歇尔医学研究中心
在此基础之上,郑州大学五附院成功申报了“河南省幽门螺杆菌与医学微生态院士工作站”、“郑州市幽门螺杆菌院士工作站”、“幽门螺杆菌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幽门螺杆菌与医学微生态重点实验室”和“郑州市医学微生态重点实验室”。今后,国际联合实验室将在幽门螺杆菌耐药性研究、幽门螺杆菌致胃癌的机理研究、幽门螺杆菌与慢性疾病关系、人体微生态失衡与疾病等多个领域继续开展研究工作,使该领域的基础研究、临床应用、成果产出、科研创新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
来源:宣传科 王凯 摄影:马珂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