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学科普
首页>信息公开>医学科普

三伏天更要预防脑卒中

发布时间:2020/8/13文字调整

脑卒中又称“中风”,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是由于血管阻塞或脑部血管突然破裂导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脑,引起脑组织损伤的一组疾病,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塞)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出血)。

 

脑卒中是由生活方式、环境、遗传等多种因素共同导致的,是影响我国群众健康的重大疾病。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精神抑郁等,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及经济负担重的特点。

 

近年来,我国脑卒中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约有3/4的患者不同程度丧失劳动力或生活不能自理,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负担。

 

 

三伏天天气炎热,空气湿度大,含氧量降低,此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对氧气和养分的需求量大大增加,而且人体为了散热会使血液聚集于体表,这就导致大脑的血液供应减少,大脑缺血缺氧,致使头晕发作。

 

其次,容易大量出汗,当摄入水分、盐分不足时,机体会处于缺水的状态,对于血管条件不好的人群,比如血管狭窄的患者,当血管中流动的血液量减少、粘滞度增加时,更容易发生血管的堵塞,引起脑梗死。血压控制不平稳,情绪激动或漏服降压药等情况造成血压急剧升高,导致脑出血。

 

因此在三伏天更要注意预防脑卒中,不仅中老年人,年轻人也应该积极预防,减少脑卒中的发病风险。

 

脑卒中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肥胖、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等关系密切,高盐高脂饮食、吸烟、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熬夜等是脑卒中的危险因素,55岁以后更易发生中风。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关系密切,血压越高,脑卒中风险越高。血脂异常与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率之间存在明显相关性。降低血压,控制血脂,保持健康体重,可降低脑卒中风险。房颤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重要病因,建议房颤患者遵医嘱采用抗凝治疗。

 

 

脑卒中可防可治,预防主要是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1.注重合理科学搭配饮食。通俗的可以归纳为“十个网球”和“四个一”的搭配原则,即:每天一个网球大小的瘦肉,两个网球大小的主食,三个网球大小的水果,四个网球大小的蔬菜。每天一个鸡蛋,一斤牛奶,一把坚果,一块扑克牌大小的豆腐。避免高脂和高糖饮食,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g,烹调油不超过25g,糖不超过50g。每天饮水要充足,建议成年人每天7-8杯(1500-1700毫升)的白开水或茶水。减轻体重,戒烟限酒,夜晚充足睡眠,白天有短暂的午休,控制打鼾,保持乐观情绪。不要贪凉、猛吹空调或者吃寒凉的食物,不利于身体的气血运行,更易增加患病的风险。

 

2.适量运动不久坐,建议每周应至少进行5天中等强度活动,累计150分钟以上;坚持日常身体活动,平均每天主动身体活动6000步;尽量减少久坐时间,每小时起来动一动,动则有益。老年人活动时动作不能过猛,幅度不能过大。

 

3.老年人应防止过快改变体位,避免便秘。

 

4.定期监测血压,保持血压的稳定。

 

5.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发现问题早诊早治。

 

6.保持口腔清洁,养成良好的生活和清洁习惯,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积极治疗牙周疾病。

 

7.对于患有心肌梗死、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肥胖等脑卒中高危险因素者,应积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和处理。

 

及早识别脑卒中,也是早诊早治的关键。用“中风120”的办法能有效进行评估和判断:“1”指的是1张脸,要看有没有嘴歪眼斜;“2”是指两个手臂,也就是我们可以向前平伸双臂,看看有没有一侧的手臂下垂、无力;“0”指的是聆听,就是指语言,看是否言语不清、表达困难。

 

当身边的人出现口歪眼斜、言语不清这类变化时,不能掉以轻心,抓紧去医院治疗;如果出现偏瘫、头痛、呕吐、抽搐、昏迷等严重情况,首先保持冷静,紧接着打120,别乱动,少移动,侧脸躺。如果病人意识清醒、能够沟通,可以向他解释情况、予以安慰,指导病人保持情绪稳定。

 

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大脑!在起病最初90分钟内,每延迟治疗一分钟,脑细胞就多死亡190万个,每延迟20分钟,获得良好预后的几率降低20%。一旦发现急性脑梗死患者,一定要立即拨打“120”,送到卒中中心的绿色通道,或具备急诊溶栓条件的医院,在发病4.5小时(最好是3小时)内尽早溶栓!

 

来源:省卫生健康委 省总工会 省疾控中心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