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2020年度(第三届)幽门螺杆菌、微生态与消化道疾病论坛在郑州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主办,论坛邀请了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BarryJ.Marshall)教授、德国科学院院士ThomasF.Meyer教授、台湾大学黄凯文教授及郑大五附院院长郑鹏远教授等国内外知名消化疾病专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探讨幽门螺杆菌、微生态与消化疾病最新理念与研究进展。论坛由郑大五附院副院长汤有才主持。
郑鹏远院长介绍,幽门螺杆菌诊治联盟为河南幽门螺杆菌诊治以及消化道早癌(胃癌及结肠癌)的筛查、精准治疗提供了合作平台,已连续两届成功举办幽门螺杆菌、微生态与消化道疾病论坛,有力推进了河南消化病的发展,造福了大批消化系统疾病患者。
Marshall教授因疫情不能亲赴现场,他在线上对广大医学工作者致以亲切问候。面对河南省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超60%的紧迫现状,他表达了进一步深化临床和科研研究的良好夙愿。
肠道菌群与宿主老化存在双向联系
当前我国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截至2019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超过2.5亿,空巢老人、无子女老年人和失独老年人逐年增多,预计205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将达到4.87亿。养老已成社会难题,延缓人体衰老具有重大意义。
郑鹏远院长介绍,人体肠道菌群与宿主老化之间存在双向联系。肠道菌群紊乱可诱发机体免疫衰老、炎性衰老,人体衰老则会导致肠道菌群失衡,产生慢性炎症。此外,肠道菌群亦存在“老龄化”的表现,青年时期肠道菌群以拟杆菌属、厚壁菌门等厌氧菌为主,老年时期肠道菌群以需氧菌及兼性厌氧菌为主。肠道菌群和肠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衰老会通过“肠—脑轴”影响大脑健康。衰老的肠道菌群失调会过度激活固有免疫,造成肠道炎症,缩短健康寿命。
该如何延缓衰老?郑鹏远院长介绍,有四项研究发现,靶向菌群可以起到防衰老的作用、肠道菌群代谢产生的尿石素A能抗衰老、节食和锻炼均可减轻人白细胞DNA和RNA的损伤、二甲双胍通过改变肠道微生物叶酸和蛋氨酸代谢延迟衰老。
“节食(70%正常饮食)可延长寿命,节食比锻炼对延缓衰老更有效。”郑鹏远院长强调。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首战即决战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最重要的环境因素,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一类致癌原。Thomas教授线上讲述了幽门螺杆菌导致胃癌发生发展的研究进展。他应用新型胃上皮3D类器官模型,发现了幽门螺杆菌引起胃黏膜炎症的新物质,解释了幽门螺杆菌通过消耗胃黏膜细胞的胆固醇进行免疫逃逸的新机制。他还首次发现了大肠杆菌的毒力蛋白引起大肠癌的分子机制,印证了细菌致癌的因果联系。
相关研究显示,中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达55.8%,高于全球水平。郑鹏远院长曾提出
“治疗幽门螺杆菌首战即决战”的理念,郑大五附院消化内科主任夏兴洲教授同样认为幽门螺杆菌的首次治疗十分关键。
夏兴洲主任介绍,幽门螺杆菌首次正规治疗成功率可达90%,但如首次根除不成功,由于抗生素耐药的原因,再次根除的成功率将大大降低。有研究显示,首次根除治疗失败的患者,再次治疗根除率小于70%。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感染幽门螺杆菌后进行个体化精准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在我们医院,马歇尔实验中心内镜下取一次组织即可完成药敏试验、基因多态性检查、幽门螺杆菌球形变检查等多项检查,可以帮助患者根据检查结果制订个体化精准治疗方案。”夏兴洲主任认为,中药在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治疗中也有很大作用,如荆花胃康胶丸等。荆花胃康联合铋剂四联可以提高7%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而且“荆花胃康+三联(PPI+AC+CH)”初次治疗根除率与铋剂四联相当,但一年复发率达1.80%,显著低于铋剂组。
纳米刀消融术突破肝门部胆管癌治疗瓶颈
肝门被称为肝脏连接外部的“门户”。胆囊、十二指肠和胰腺等肝外器官就是通过肝门结构中的门静脉、肝动脉和胆管紧密联系在一起。郑大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主任李晓勇教授介绍,肝门部胆管癌是指发生于左、右肝管,汇合部及肝总管上皮组织的一类恶性肿瘤,占所有胆管癌的50%~70%。东亚及东南亚地区是肝门部胆管癌的高发地区,我国东部地区男性发病率为1/10000左右。
由于肝门部特殊的解剖学位置及肝门部胆管癌生物学特性,其极易早期侵犯肝门区血管、神经、淋巴组织及邻近肝组织,继而引发胆道梗阻、肝功能衰竭、继发性感染等严重后果,危及患者的生命。肝门部胆管癌发病隐匿,早期不易发现,根治性手术切除率较低(20%左右)。
“只有手术才可能实现对肿瘤的根治性治疗。”李晓勇主任表示。但现实情况是,此类手术难度极大,风险很高,并发症严重,很多胆管癌患者对根治性手术顾虑重重,选择非常消极的治疗方法,往往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还有部分患者因为肿瘤被发现时已经侵犯了血管主干或在肝内转移,失去了根治性手术的机会。肝门部胆管癌治疗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治疗技术,此时,纳米刀应运而生。
纳米刀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手术,病人创伤小、恢复快。它的治疗原理是通过释放高压脉冲,在肿瘤细胞上形成纳米级永久性穿孔,破坏细胞内平衡,使肿瘤细胞快速凋亡。李晓勇主任介绍,纳米刀消融术不仅不会对重要血管和神经造成损伤,而且手术风险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自2015年12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肝胆胰腺外科正式引进并开展纳米刀消融治疗以来,目前已为150余例无法切除的胆囊癌、胆管癌、胰腺癌成功施行纳米刀消融手术,其中包含5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纳米刀消融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李晓勇主任表示,纳米刀消融为不可切除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带来了新希望。
来源:大河健康报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