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1日是第28个“世界帕金森病日”,今年的主题是“和谐共生,美好生活”。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神经变性疾病,作为继心脑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中老年第三大健康杀手”,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
帕金森病的患病率和致残率有多高?
据统计,我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患病率为1000人/10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男性稍高于女性。本病的致残率较高,发病1~5年后,致残率为25%,5~9年时达66%,10~14年时超过80%。
帕金森病有哪些临床表现?
(一)运动症状
1.静止性震颤:帕金森病为每秒4~6次的震颤,静止时明显,情感波动时加重,自主活动时可减轻。
2.肌强直:肌强直可造成患者出现屈曲姿势,被动活动中由于震颤的影响,可出现齿轮样强直。
3.运动迟缓:自主运动减少,行走时上肢摆动减少,精细运动受损;面部表情相对缺乏,表现为面具脸。
4.姿势平衡障碍
平衡功能减退,步态不稳,容易跌倒,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是病情进展的重要标志。有时行走过程中双脚突然不能抬起,好像被粘在地上一样,称为“冻结”现象。还可出现“慌张步态”,表现为迈步时以极小的步伐前冲,越走越快,不能立刻停下脚步。
(二)非运动症状
也是常见和重要的临床征象,而且有的可先于运动症状而发生。
1.感觉障碍:疾病早期即可出现嗅觉减退,中、晚期患者常有肢体麻木、疼痛。
2.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便秘、出汗异常、性功能减退、直立性低血压和皮脂腺分泌亢进,吞咽活动减少可导致口水过多、流涎。
3.精神障碍:抑郁、焦虑、认知障碍、幻觉、淡漠、睡眠障碍。疾病的晚期可出现智力衰退现象,约15%~30%的患者发生痴呆。
帕金森病患者需要做哪些康复评定?
帕金森病会给患者带来多方面的功能障碍,因此应对患者的功能障碍进行全面评定,以确定患者各种功能障碍的类型、严重程度和原因,以便制定客观和个体化的康复目标及计划,进行针对性精准康复治疗。具体包括疾病严重程度的评定、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言语障碍评定、吞咽障碍评定、认知障碍评定、情绪障碍评定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定等。
帕金森病除了药物治疗,还需要哪些康复治疗?
1.放松训练:常用深呼吸法和想象放松法,进行有节奏的躯干旋转及肢体牵伸,可改善僵硬的肌群。
2.关节活动范围训练:进行躯干与四肢各个关节全范围的主动或被动活动,重点是屈曲肌群的牵伸和胸廓的扩张运动。要注意避免过度牵拉及疼痛。
3.肌力训练:重点训练核心肌群及四肢近端肌群。可利用手法和器械进行渐进式抗阻训练。
4.姿势训练:重点为躯干屈曲姿势的矫正,如借助姿势镜进行抗重力伸展训练。
5.平衡训练:包括坐位和立位下三级平衡(一级静态、二级自动态和三级他动态平衡)训练,可通过重心的高低、支撑面的大小和睁闭眼等调整训练难度;也可以借助平衡板、平衡垫和平衡仪进行训练。
6.步态训练:重点在于矫正躯干前倾姿势,改善由于追赶身体重心所致的慌张步态。建议患者行走时抬头挺胸,足跟先着地,可借助姿势镜进行原地高抬腿踏步和双上肢摆臂训练,改善上下肢协调性。可通过增大步幅、增快步速、跨越障碍物、绕障碍行走和变换行走方向等方法调整步行训练难度。
还可结合视觉和听觉刺激进行训练。视觉刺激方面,可在地板上画类似斑马线的彩色线条,线条间距按成人的步长设计,让患者练习跨步,控制步长和步速,避免小碎步和慌张步态。听觉刺激方面,根据音乐节奏或者节拍器的节律行走,或喊如“一二、一二”这样的口令,引导患者步行。
7.转移训练:包括床上翻身和平移、床边坐起、坐位起立和床椅转移等训练。晚期患者应在床上定时翻身,可进行床椅间体位转换训练。
8.手功能活动训练:重点进行够取、抓握和操控物体训练,提高活动的速度、稳定性、协调性和准确性。如用不同大小、形状、重量和材质的杯子(纸杯和玻璃杯等)喝水,使用各种餐具和扣纽扣等。
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还可进行吞咽功能障碍训练、言语功能训练、认知障碍功能障碍训练等。另外,太极拳、针灸、推拿、按摩和中药治疗也对多种运动或非运动症状均有较好疗效。
应用于帕金森病的现代康复评定和治疗新技术有哪些?
1.D-WALL可量化功能训练系统(数字墙):通过抗干扰红外摄像系统捕捉头、肩、躯干、上肢、骨盆、下肢的活动,并实时反馈,内置游戏及虚拟场景,提高训练的趣味性,不仅可进行姿势纠正训练和平衡功能训练,还可用于认知功能障碍及老年患者。
2.虚拟现实技术:通过多种不同沉浸程度的情景交互,对患者的步态、平衡、情绪、睡眠、认知等功能障碍均有改善作用。
3.运动跑台训练:患者可根据视觉反馈进行身体姿势调整,改善步态,治疗强度逐渐增加。对于平衡功能较差者,可以使用减重保护装置。
4.机器人治疗技术:利用机械控制运动设备,使帕金森疾病患者在使用运动设备时能积极有效完成康复训练,使患者的运动功能得到改善,提高其活动能力。
5.三维步态分析技术:利用三维步态分析技术,提供人体量化的、客观的运动学参数,对个体的步行功能进行精细化评估。
6.神经调控技术:主要分为植入式和非植入式神经调控技术。在帕金森病患者中应用的植入式神经调控技术以脑深部电刺激为主,主要用于存在药物难治性运动并发症的进展期帕金森病。非植入式神经调控技术则主要包括经颅磁刺激、经颅直流电刺激和经颅交流电刺激等。
随着现代药物和康复治疗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帕金森病的诊断、药物治疗、康复评定和治疗手段日益丰富,相信帕金森病患者能够更好地受益于这些新技术,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享受和谐美好人生。
康复医学科简介
郑州大学五附院康复医学科成立于1997年,目前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河南省康复医学中心,河南省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河南省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治疗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单位,河南省康复治疗专业人员培训临床实践基地;郑州大学康复医学与理疗学博/硕士点,郑州大学康复治疗学硕士点,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分会委员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创伤分会、颅脑创伤分会、手功能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河南省医学会第五、六、七届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在复旦大学专科声誉排行榜(华中区)中,连续8年稳居河南省第一位。2016年3月,医院申报的“康复治疗学”专业通过国家教育部审批,自2016年起招收本科生,目前已圆满完成八届康复治疗学专业招生工作。康复医疗特色:1.脑血管病、脑外伤、脊髓损伤等引起的偏瘫、截瘫、四肢瘫痪、认知、言语、吞咽障碍、大小便障碍等精准评估和康复治疗;2.脑血管病、脑外伤、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引起的植物状态多模态精准评估和促醒;3.超声和电刺激引导下痉挛肌肉毒毒素精准注射;4.“以生活为本”作业治疗;5.三维步态分析;6.虚拟现实康复治疗;7.脑机接口康复治疗;8.康复机器人治疗;9.促淋巴回流技术;10.盆底及骶神经磁刺激二便控制技术。
诊疗地址及联系方式:
1.康复医学科门诊:位于门诊部3楼
2.康复治疗区:12号楼(康复楼)1楼-2楼
3.康复医学科住院病区:12号楼康复楼2楼-4楼 24小时值班
电话:0371-66902241(医生办公室)/ 0371-66902509(护士站)
扫码关注更多精彩内容
图片:以上网络图片如若涉及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撰稿人:张子英
一审:乐琳
二审:关晨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