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肿瘤未必要大动干戈地开颅。最近,郑州大学五附院神经外科一病区完成了一例全新的微创手术,将一个外径为筷子粗细的内镜插入患者鼻孔,并最终从鼻子中“夹”出脑肿瘤。这项新技术还能应用于脑部相关的其他疾病。
近两个多月来,患者王女士感到右眼视力明显下降,伴有头痛,起初她以为是近视加深,没想到到郑州大学五附院检查,头部磁共振在她的脑袋里找到一颗红枣大小的脑垂体瘤(图1)。
图1
这是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只要及时治疗,大部分病人预后良好。垂体瘤临床表现主要为激素分泌异常增多导致的手指粗大、停经泌乳、向心性肥胖等。因肿瘤压迫导致的垂体功能下降,还会引发乏力、食欲下降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当垂体瘤占位效应压迫视神经后,病人会出现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和头痛等。
经神经外科专家组分析讨论病例,付旭东副主任决定采用创伤小、出血少的神经内镜技术切除肿瘤。这是神经外科的一项新微创技术。手术当日,在麻醉科、手术部的大力配合下,由神经外科一病区付旭东副主任操刀,由患者鼻孔插入直径仅4毫米的高清神经内镜,直视下避免颈内动脉、视神经、垂体柄等重要结构的损伤。经过2个多小时的细致暴露、分离和切除,顺利地全切了肿瘤,整个手术过程清晰地显示在巨大的高清电视屏幕上,流畅而精彩(图2、3、4)。
图2
图3
图4
手术非常成功,在切除肿瘤的同时,完好地保护了王女士的视神经、下丘脑、颅底动脉等重要结构。术后第2天,王女士即能下地行走,视力也得到明显改善,视野较术前扩大,头痛乏力的症状也消失了。没有出现其他并发症,一周后即康复出院,复查头颅CT肿瘤切除满意(图5)。
图5
神经外科一病区付旭东副主任介绍说,传统显微镜经鼻蝶手术,创伤较大,手术中存在许多视觉死角,肿瘤易残留。这种通过鼻子“夹”出脑肿瘤的手术全称是“经蝶入路全内镜下切除垂体腺瘤手术”。这种内镜外径纤细,头端带有照明光源,不仅操作灵活,加上其独有的类似“猫眼”的广角视野,令肿瘤切除更直观、更安全,也减少了以往打开头颅手术的巨大创伤。
对患者而言,这种全新的微创技术创伤小、出血少、住院时间短、费用低,因内镜术后鼻腔不需要填塞,感觉也更舒适,且恢复更快。“可以说,神经内镜带给了神经外科医生一双‘慧眼’,通过内镜监视下进行微创手术操作,非常精细、精准,具有创伤小,安全度高,恢复快和费用低等优点。”据神经外一科寿记新主任介绍,神经内镜作为一种全新的诊治手段,可以让患者在微创的情况下准确地完场复杂的脑部手术,成为治疗神经科、脑科疾病的有力武器。如大多数脑积水、颅内蛛网膜囊肿、脑室内囊肿、脑垂体瘤,高血压脑出血、脑脊液鼻漏等疾病,只需通过鼻腔小小的空间,就能治疗颅内的疾病,彻底解决了以往开放式手术损伤大、出血多、恢复慢、并发症多等问题。
神经内镜下手术三个突出优势:
1、无手术视野死角
无手术视野死角。神经内镜克服了显微外科在视觉上许多死角,使手术更加精细,效果更好。到达病变时可获得全景化视野,对病变进行“特写”,放大图像,辨认病变侧方和周围重要的神经、血管结构,引导切除周围病变组织。
2、定位精确
借助立体定向或神经导航技术可精确定位,神经内镜能处理常规手术难以达到的部位,对脑深部或中线部位的病变手术尤为适合,而且术野清晰,利于手术精准操作。
3、损伤小
神经内镜适合于在狭长的腔隙、孔道内操作,对脑组织损伤很小,最大程度减小开颅手术窗口过多暴露所引起多种并发症,而且恢复快。
郑州大学五附院神经外科一病区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更换了最新一代蛇牌神经内镜。过去10年来共接诊各种儿童、成人复杂性脑积水、蛛网膜囊肿、透明隔囊肿、侧脑室后角囊肿、脑囊虫病等患者2000余名;成功完成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梗阻性脑积水1200余例;各种囊肿造瘘400余例;内镜辅助下脑室内脑囊虫取除术200余例;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分流管堵塞再开通术100余例;此次的内镜下经鼻蝶鞍区肿瘤切除术为目前国际最先进的手术方式,创伤小,肿瘤切除率高,术后并发症少,已得到众多患者和同行的高度认可。
来源:神经外科一病区 孟恩平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