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疗动态
首页>信息公开>医疗动态

因“病”制宜——郑州大学五附院血管外科发挥优势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发布时间:2016/5/17文字调整

邹大爷今年70有余,虽然患有冠心病、高血压、脑梗塞等病史,但平时还能照顾自己,但8个月前突然出现的左脚疼痛、发凉,让他只能彻底卧床。很快,邹大爷的左脚拇趾出现了溃疡、坏死,当地医院一直按左足感染,给予抗感染及清创换药等治疗,创面不仅没愈合,拇趾坏死还逐渐加重,疼痛让老汉夜不能寐。当地市级医院的彩超检查,明确了老汉的病因:双侧股浅动脉及左侧腘动脉闭塞!可当地医院没有专科,无法治疗,便建议邹大爷转入郑州大学五附院血管外科就诊。


邹大爷转入血管外科后,郑州大学五附院血管外科专家王兵教授高度重视,当即指示主管医师王颖主治医师尽快完善下肢动脉CTA检查(图1),检查结果显示邹大爷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双侧股浅动脉长段闭塞,同时左侧髂外动脉闭塞,缺血严重,导致截肢风险巨大,需尽早手术治疗。虽为双下肢病变,但目前患者左下肢症状突出,考虑到邹大爷年龄较大,合并多发基础疾病,同时手术治疗,手术时间长,麻醉风险大,与邹大爷家属沟通后拟先行处理左下肢病变。但不可规避的问题来了,邹大爷家处农村,经济条件很一般,如果按照理想状态去开通闭塞动脉,首选复合手术,即先行小切口取栓,将长段闭塞变为短段病变,而后行腔内治疗,狭窄或闭塞段行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髂动脉及股动脉需分别置入支架,费用高达数万元。这笔费用对于这样一个家庭来说是远远不能承受的。但因为费用问题放弃治疗,邹大爷很快面临的就是截肢,甚至是生命危险!这样两难的境地也是外科医生经常面对的问题。最终,王兵教授凭借自己多年来深厚的外科功底,决定放弃腔内治疗,行传统的内膜剥脱手术,这样既能打通闭塞动脉,又可避免置入支架。同时考虑到邹大爷双侧股动脉闭塞,此次突发左下肢缺血症状,与髂动脉闭塞相关,所以本次手术以解决髂动脉闭塞为主,髂动脉打通后通过股深动脉的代偿,同样可以起到缓解症状的疗效。


图1


血管外科副主任崔文军亲自与邹大爷家属做术前沟通,通过画图详细说明了此次的手术方式及可能存在的风险,最终取得邹大爷家属的理解和赞同。手术由王兵教授亲自操刀,通过腹膜后入路,在不干扰肠管的情况下,成功露出左侧的髂动脉及股总动脉,但术中血管的情况还是出乎大家的意料,整个髂动脉都如骨头般坚硬,没有丝毫的弹性,大大增加了手术难度。最终,王兵教授凭借精湛的技术,在患者股总及髂外动脉行多个小切口(图2),不仅取出了陈旧血栓(图3),也完整剥脱了髂动脉增生的内膜及斑块(图3)。分段小切口的目的,一方面可完整剥脱斑块,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降低血管的再狭窄率,起到良好的远期通畅效果。术后当天邹大爷就感觉到自己的左脚没有那么凉、那么疼了。第二天,王兵教授到病房楼查看邹大爷术后恢复情况,邹大爷紧紧握着王兵教授的手说:“谢谢王教授,让我终于睡了个安稳觉!”术后,在施敏护士长带领的护理团队精心护理下,目前邹大爷康复良好,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图2图3


虽然分段内膜剥脱术与腔内介入手术相比,存在创伤大,风险大,并发症相对多等不足,但作为传统的手术方式,针对这类复杂病例,仍有其巨大的优势。作为传统的外科科室,在不断掌握新技术的同时,保持并发展传统手术方式也是我们新一辈血管外科人应该做到的。


科普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指由于动脉硬化造成的下肢供血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病变肢体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下肢间歇性跛行、皮温降低、疼痛,乃至发生溃疡或坏死等临床表现的慢性进展性疾病,常为全身性动脉硬化血管病变在下肢动脉的表现。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率随年龄增长的上升,70岁以上人群的发病率在15%-20%,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同型半胱氨酸,其中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吸烟量成正相关,因此尽早戒烟对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依据下肢ASO的严重程度可选择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主要针对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治疗,如降脂、降压、降糖、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手术治疗又分为腔内治疗和旁路手术,旁路手术又分为解剖旁路和解剖外旁路,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需依据患者病变的严重程度,解剖条件,全身情况及经济状况,目前腔内治疗因其创伤小、恢复快、与旁路手术相近的远期通畅率,已成为ASO病变的首选手术方式。而主髂动脉内膜剥脱作为非常规的手术方式,是主髂动脉闭塞可以选择的一个术式,优点是能够避免与移植物可能相关的感染及降低多种晚期并发症,适用于较年轻及由于血管条件不适合腔内治疗或旁路术的患者。


来源:血管外科 王颖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