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康复医学
康复医学学科带头人李哲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颅脑创伤专委会副主委,河南省康复医学质控中心主任。康复学科连续8年复旦大学医院专科排行榜位居河南第1名,康复治疗学专业在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位列康复治疗学专业第13名(A类)。在医院康复医学开拓者郭钢花教授带领下,在神经康复李哲主任、儿童康复李恩耀主任、肌骨疼痛康复朱毅主任、老年康复赵阳主任、康复工程解益主任、中医康复徐辉主任等共同努力下,目前是河南省康复医学重点学科,河南省康复医学质控中心,河南省康复医学中心,河南省康复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河南省康复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自闭症中心,河南省康复医学重点实验室,郑州大学康复医学院,郑州大学医康养特色行业学院,中国康复医学会消化病康复委员会主委单位,康养工作委员会主委单位,医院康复团队拥有博士12名,硕士77名;正高级职称12人,副高级职称16人,博士生导师6人(特聘2人),硕士生导师16人。近五年获批“河南省省直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1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郑州市协同创新重大专项1项、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
2.消化病学
消化病学学科带头人郑鹏远,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州大学五附院院长,郑州大学康复医学院院长。消化内科是国家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2017年受河南省省直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资助。在消化内一科于泳主任、消化内二科夏兴洲主任、消化内三科张淑凤主任、消化内镜中心郑权主任、马歇尔医学研究中心实验室米阳副主任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消化内科发展迅速,学科团队现有正高级职称11人,副高级职称10人,硕士生导师10人,博士生导师2人,郑州大学特聘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2016 年经河南省卫生厅批准,依托消化内科,联合营养、检验、郑州大学微生态研究所、河南省幽门螺杆菌工程实验室等相关科室与2005 年诺贝尔奖获得者、澳大利亚西澳大学(The 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教授合作成立了“郑州大学马歇尔医院”,2022年9月升级为“马歇尔国际消化病医院”,与之互为依托的实验室设备先进, 可进行微生物学、病理学、生物学、生化学、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等各种基础及临床实验研究,承担多项国家自然基金、973 专项研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科研项目。
此外,消化内科积极开展与国内外相关学科的学术交流,先后聘请美国匹兹堡大学(University of Pittsburgh)的王清德教授、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的杨平常教授为医院特聘教授,在转基因动物、过敏与免疫等方向开展合作。与德国科学院(GANL)院士、德国柏林洪堡大学和柏林夏洛特医学院Thomas F. Meyer 教授合作,开展新型3D人体类器官的构建方向的科研合作。
3.神经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学科带头人王新军二级教授,任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医师分会会长、河南省康复医学会颅脑损伤康复分会主任委员。在神经外一科寿记新主任,神经外二科单峤主任、李培栋副主任,神经外三科付旭东主任带领下,学科先后成为“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国家级高级卒中中心”、“上海交通大学颅神经疾病诊治中心河南分中心”、“中国医师协会内镜脑室脑池外科技术培训中心”、“河南省伽马刀治疗中心”、“河南省癫痫系统化诊疗中心”。2019年荣获“河南省青年文明号”,并被媒体评为“具有国内影响力示范科室”。科室拥有河南省颅脑损伤防治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胶质瘤代谢与微环境研究国际联合实验室及河南省颅神经疾病研究医学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连续3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4.血管外科学
血管外科学学科带头人王兵教授,任郑州大学五附院副院长、郑州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经过学科建设不断强化,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胸腹主动脉外科及腔内治疗、糖尿病足及复杂创面治疗等方面取得突出成绩。每年主办的郑州大学血管论坛已成为国内颇具影响的学术盛会。王兵教授、崔文军主任所带领的血管外科团队于2017年获批河南省科技创新团队,2019年获批郑州市外周血管疾病重点实验室,2021年获批河南省外周血管疾病医学重点实验室。科室拥有一支层次合理的学术梯队,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4人,住院医师4人;博士学历5人;护理人员17人。近年与上海同济大学第十人民医院建立了紧密联系、积极学术交流。
5.神经病学
神经病学学科带头人王建平教授、后备学科带头人蒋超教授,现为郑州大学博士学位授权学科,郑州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神经内一科主任赵源征、神经内二科主任牛延良、神经内三科主任刘恒方、神经内五科主任蒋超、神经内六科主任赵幸娟共同努力下,学科人才梯队建设合理、亚专业设置齐全、新业务新技术开展活跃,在脑血管病、神经免疫性疾病、神经变性病、认知功能障碍、发作性疾病、心身疾病与疑难危重神经系统疾病等的诊治领域处于省内领先水平并在国内具有一定知名度。学科已建立了郑州大学脑血管病研究所、河南省神经变性病重点实验室以及脑血管病与神经免疫实验室等科研平台,科研氛围浓厚;通过积极开展临床转化研究,目前已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50余项,并于中科院1区期刊等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300余篇。
6.整形外科学
整形外科学学科带头人董琪主任、后备学科带头人徐扬阳副主任,目前学科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7名,住院医师3名,外聘专家6名。培养硕士17名。在张自清、姜南等历任学科带头人带领下,临床工作主要为整形与美容外科相关临床手术和非手术治疗,其中多项手术水平位于国内先进水平,目前拥有郑州大学临床医学整形美容中心、郑州大学美容研究所等重点平台。学科近5年来承担多项科研项目;获得实用新型专利19项;发表论文十数篇;开展临床药物试验4项;推广市、县级机构22家;推广临床卫生健康适宜技术35项;成功举办“中国整形美容协会第五届中国抗衰老医学大会”等全国性、省级性及地市级学术会议数十次。
7.呼吸病学
呼吸病学学科带头人李宏云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大内科主任,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主任。现任中国老年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呼吸分会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副会长,河南省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郑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河南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呼吸病学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国家PCCM规范化建设三级医院达标单位,是郑州市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科室成立了慢性气道疾病学组,感染学组,肺血管学组,肺间质疾病学组,肺癌学组,重症及营养学组,呼吸睡眠学组,介入学组,呼吸康复学组等亚专业学组,是国家GCP认证基地,可以开展临床药品试验。学科目前拥有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8人。后备学科带头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冯永海,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作为郑州大学五附院援鄂医疗队队长兼临时党支部书记赴武汉市参加抗疫工作。目前科室拥有肺功能检查室、支气管镜检查室、呼吸重症监护病房(RICU)、睡眠呼吸疾病诊疗中心,五年来科室立项省厅级科研6项。
8.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
肿瘤治疗学(肿瘤康复与姑息治疗)学科带头人郭彦伟主任。科室拥有床位160张,医师团队中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12人,其中博士5人。科室坚持科研带动临床,临床启迪科研的发展模式,加强与国内外知名肿瘤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科室具备放疗、化疗、热疗/热灌注、微创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强调患者的姑息治疗、个体化治疗和综合治疗,以微创治疗为突破口,在冷循环微波刀消融术,肿瘤射频消融术,氩氦刀冷冻消融术,放射性粒子植入等微创治疗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科室积极参与多项国内外药物临床试验项目,引进高层次人才2人,赴国外留学2人。承担国家级课题子项目2项;承担部级科研项目1项。
9.伽玛刀治疗
肿瘤治疗学(伽玛刀治疗)学科带头人丁广成主任,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中国核学会近距离治疗与智慧放疗分会理事会理事、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精确放疗专业委员会常委。科室成立于1983年,是省内最早开展肿瘤放射治疗单位之一,在赵普学、许自强等历任学科带头人带领下,学科各项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依托于郑州大学五附院的河南省伽玛刀治疗中心成立于1997年7月,为国内首批获卫生部核发的拥有“伽玛刀”配置许可单位,配备了当今世界先进的瑞典 Leksell-Perfxion 型头部伽玛刀等设备。学科拥有两项国内领先技术: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也称头部伽玛刀,在治疗人数、治疗病种以及疗效等方面位居全国前列;体部伽玛刀于2000年设备装备,2021年底设备升级更新,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10.小儿内科学
小儿内科学学科带头人汤有才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郑州大学五附院副院长、郑州大学康复医学院副院长、郑州大学康复医院院长。曾先后赴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WUSTL)和圣路易斯大学(SLU)医学院留学近10年。学科主要研究方向有:1.高脂饮食相关性脂肪性肝病;2.肠道微生态与儿童孤独症谱系障碍(ASD);3.儿童营养与生长发育;4.儿童神经康复关键共性技术研究。学科已开展儿童幽门螺旋杆菌培养及药敏、单细胞测序和空间转录技术、罕见病新一代基因测序等儿科标志性技术。在汤有才教授、王友军主任带领下,本学科已形成以中高级职称及硕博士、中青年为主的人才梯队,近5年承担各级科研项目22项,科研经费达733万。发表论文近70篇,其中SCI论文22篇。培养博士1名,硕士研究生18名,先后获批河南省儿童早期发展与评估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慢性肝损伤国际联合实验室、河南省罕见病基因检测及精准医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慢性肝损伤杰出外籍科学家工作室等平台,长期与美国圣路易斯大学Jeffrey Teckman 教授建立合作。
11. 肠瘘与临床营养
普通外科学(肠瘘与临床营养)学科带头人傅聿铭主任医师,郑州大学五附院副院长,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后勤协会河南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抗癌协会神经内分泌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促进会神经内分泌肿瘤分会河南学组副组长、河南省医学会普外学分会常务委员、河南省医学会普外甲状腺外科学组常务委员。在傅聿铭副院长、杨战锋副主任、郭魁元副主任带领下,学科现获批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62项,其中“傅式”双腔引流管专利项目已实现专利产品转化并得到省内外多家三甲医院临床推广应用。团队拥有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级职称5人,主治医师4人,硕士生导师1人。近五年获批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省部共建重点项目1项,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联合共建项目2项。
12.胰腺癌纳米刀治疗
普通外科学(胰腺癌纳米刀治疗)学科带头人李晓勇教授、陈艳军教授。自2015年12月引进并开展局部进展期胰腺癌纳米刀消融治疗以来,已成功为来自全国25个省、直辖市的患者诊治,治疗例数居国内前列。多次受邀参加亚太地区、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纳米刀技术经验,肝胆胰腺外科已举办三届中原地区限制性肿瘤消融多学科论坛,在相关领域产生较大影响。近年来完成纳米刀消融相关课题4项,目前在研课题2项,已发表SCI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获河南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1项,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医疗技术创新三等奖1项,培养硕士研究生6名,学科方向:局部进展期胰腺癌、肝门部胆管癌纳米刀消融治疗;肝胆胰疾病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肝胆胰恶性肿瘤综合治疗。
13.颅神经疾病
外科学(颅神经疾病)学科带头人付旭东教授,任河南省医学会委员(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医师协会神经外科分会副会长、河南康复学会颅脑损伤专业委员会秘书长、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学科依托上海交通大学颅神经疾病诊疗中心河南分中心(部省合建项目)、河南省颅神经疾病研究医学实验室、郑州市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医师协会内镜脑室脑池外科技术培训中心等平台建设。学科有以下三个研究方向:1.受压颅神经致病的电生理基础;2.断裂颅神经重建的解剖及生理学研究;3.颅神经疾病的临床应用研究。特色诊疗技术有:神经内镜下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治疗视神经损伤、周围性面瘫的综合治疗、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三叉神经痛、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舌咽神经痛、神经内镜下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等。目前学科成员12人,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有3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6人,拥有副高级及以上(含)技术职称的有7人。近5年学科团队共承担5项国家级科研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4项市厅级科研项目,总科研经费500余万元。近5年,学科团队发表论文67篇,其中SCI论文50篇,中华期刊5篇,核心期刊12篇。
14.康复工程学
学科带头人解益主任,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辅具专委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委员、河南省足踝和脊柱异常矫治与运动康复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物理治疗师脊柱侧弯和体态异常康复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河南省康复医学会康复工程分会副主委、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康复医学分会副会长。作为全国综合性三甲医院中率先设立的集科研和教学于一体的康复工程技术诊疗科室,综合实力与四川大学附属华西医院等一同位居全国前列。学科先后获批“河南省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脊柱侧弯康复诊疗中心”、2022年与香港理工大学合作建立“豫港医工融合——脊柱侧弯诊疗与运动康复联合研究中心”。近五年学术成果:参与5本专业书籍编写,主编2本 、副主编3本,发表论文6余篇 主持和参与省课题5项 、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 .省级项目2项;科技部主动健康和老龄化科技应对”重点专项2020年度定向项目子课题一项。学科三个研究方向(医工融合):1.康复工程矫治技术和产品研发;智能康复设备和产品的研发。2.人体生物力学(人体生物力学力线改变)对肌骨系统、运动功能、运动损伤的影响。3.人体生物力学力线与主动健康对预防维持中老年人运动功能和退行性的骨关节病之间相关性研究(康复工程技术下老年康复辅具的功能代偿研究)。
15.视功能及低视力康复
眼科学(视功能及低视力康复)学科带头人周利晓主任医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多次获得“郑州市医德标兵”称号,在河南省医学会多个学会任职,发表核心及SCI论文共30余篇,主持省级科研项目6项,带领团队获河南医学科技奖一项。学科现有医护29人,其中博士2名,硕士7名,正高1人,副高5人,硕士生导师 2 人。近5年共培养博士生1名、硕士生9名,承担在研项目9项,发表论文近百篇,同时担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全科专业基地的眼科相关培训工作,参与河南省儿童早期发展与评估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设工作,人才队伍结构合理,亚专业细化到位,整体水平位于省内前列。科室特色技术:视功能与低视力康复、青少年近视防控、犬咬伤致眼睑全层裂伤及泪道断裂伤微创修复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复杂玻璃体视网膜手术、晶体脱位及外伤性白内障的手术治疗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16.脊柱微创与康复
骨外科学(脊柱微创与康复)学科带头人张长江主任医师。脊柱骨病科团队现有人员32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博士2人,在读博士2人,配有专职康复技师3人。学科已完成科研项目5项,在研项目7项,专利3项,近5年发表论文55篇,其中SCI19篇,总影响因子24.633。2020年,学科引进香港理工大学马宗浩教授团队,将骨科康复一体化治疗理念成功应用到临床中。目前在脊柱微创领域,团队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前列。严重、复杂的颈椎病、颈脊髓损伤、脊柱脊髓肿瘤的救治技术达到省内领先行列。膝关节全膝、单髁置换技术及全髋置换技术(双膝、双髋同时置换)处于省内领先水平。
17.社区护理学
护理学(社区护理学)学科带头人韩晓霞主任护师,护理部主任,硕士生导师。医院拥有12家直属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是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慧医养结合推广示范基地、中国康复医学会医养结合示范基地、河南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中心、全国老年医学人才培训项目河南省医养结合人才培训基地、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儿童康复护理专科培训基地、河南省老年/康复/卒中/母婴/助产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河南省老年友善医疗机构、郑州市“互联网+护理服务”试点单位、郑州市医养结合工作突出贡献单位、郑州市基层卫生健康工作先进集体、二七区优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社区护理学科团队拥有博士3名,硕士15名;正高级职称7人,副高级职称7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5人,开设医疗床位166张,养老床位203张。近五年在高质量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服务模式、“主动式”居家养老医疗保障体系、平台建设及服务模式构建,通过建立智慧互联网医养信息服务平台,实现数据互联互通及居家-社区-三甲医院全过程全场景覆盖,为患者提供24小时居家健康监测及托老照护服务;通过探索“互联网+护理服务”(居家护理)及开设线上专科护理门诊,实施医防融合式慢病管理并在省内社区中率先开展安宁疗护等,健全治疗-康复-长期护理服务链,为老年患者提供社区居家慢性病管理、智能化动态监测、疾病预防、社区护理、康复护理、临终关怀等一体化服务,从而满足信息时代下老年人多层次、多元化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努力探索可持续、可复制、可推广的医养结合“郑州模式”。2022年8月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医学科技创新全面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能力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支持郑州大学五附院探索全链式智慧医养结合模式,在500个社区(乡镇)推广应用,推动全省社区居家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
18.康复护理学
专科护理学(康复护理学)学科带头人郭君,主任护师,康复医学部科护士长,硕士生导师,美国上州医学院访问学者,国际伤口治疗师,中华护理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护理学会康复护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学科目前为中华护理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河南省护理学会康复护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基地、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河南省康复专科护士培训基地,设有神经系统疾病康复护理、儿童康复护理、骨关节疾病康复护理、中医康复护理4个护理学科。康复护理学团队拥有博士2名,硕士14名;正高级职称3人,副高级职称8人,中级职称16人;专科护士40名,其中海外研修专科护士1名,国家级专科护士20名,省级专科护士19人。近五年主持承担课题21项,其中国家级项目4项,共计经费264.8万元。
19.全科医学
郑州大学五附院于2015年设有独立的全科医学科,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冯慧芬教授。在冯慧芬教授、姚反修主任带领下,全科医学科现拥有住院床位144张,是国家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7年来先后培养规培学员143人,已毕业99人。2019年毕业考试成绩排名全国第5,2020年度住培业务水平测试全国第6。学科团队近5年累计主持及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项目14项,累计发表论文50余篇、著作5部。
20.泌尿系统肿瘤
泌尿外科学(泌尿系统肿瘤)学科带头人康郑军主任,学科团队现有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科室以微创为特色,常规开展各种开放手术和微创诊疗手术,并积极开展国际、国内新技术,能够独立开展腹腔镜下全膀胱切除术、前列腺根治术等高难度手术。近五年来本学科团队申请、承担了多项省级科研课题,发表SCI论文共12篇。同时科室先后选派医师赴国内著名泌尿外科中心学习,为科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形成了学科医、教、研齐头并进的势头。
21.女性盆底康复学
妇产科学(女性盆底康复学)学科带头人李巧云主任医师、高湛主任医师。该学科秉承2013“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原医院妇产科胡佩兰老主任大医精诚的精神,建有完备的人才梯队,近5年来科室培养硕士研究生23人,引进正高级人才2名。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1.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物理治疗;2.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手术治疗;3.盆底亚健康及保健。开展的全盆底重建术、Dubuisson术式、腹腔镜下高位骶韧带悬吊术、抗压力性尿失禁等的手术治疗以及非手术治疗等均达国内领先水平。学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康复为一体的重点科室,联合泌尿外科、影像科、康复科等组建盆底MDT团队,配备专业盆底康复治疗师及护士。近5年完成2项国家级项目,6项省部级及省厅级项目,科研经费合计:464万元。发表论文SCI36篇,中华4篇,核心28篇,总影响因子177.56。获得的13项专利,参编著作共7部。每年主办1次全国性盆底会议,召开4次省内沙龙会议。协助5家医联体开展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精准个体化治疗。
22.临床药学
药学(临床药学)是集药学服务、科研、本科教学为一体的综合型学科,现任学科带头人时磊主任积极致力于老年安全用药管理、临床用药风险评估、药物经济学评价及药物综合评价等研究。学科团队现有药师30余名,其中高级职称13名,硕士研究生25名,临床药学专业涉及抗感染、呼吸内科、神经内科、心内科、重症医学、肿瘤内科及肠内外营养等。2019年成为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中心,2021年成为全国合理用药示范基地和PCCM咳喘药学服务门诊项目区域示范中心。近五年承担省科技攻关等科研项目十余项,发表论文46篇,其中中华期刊论文2篇,SCI9篇,并参与撰写《医养结合机构老年共病患者安全用药专家共识》,荣获河南省教育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每年承接国家级或省级继续教育项目1-2项。
来源:教学与学科办公室 各省级重点学科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