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疾病发病迅速且致命,在县乡基层地区,每年因心梗、心衰等疾病死亡的患者人数长期居高不下。其实,很多心脏病患者发病前都有早期症状,如果能及时检查,尽早治疗,就能避免悲剧发生。但是,基层往往不具备相应的诊疗条件,不仅缺少相关检查设备,也缺乏能精准做出诊断的医生。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大改善了这一现状。借助互联网,基层患者不用来郑州,就能与省会专家远程面对面交流,完成疾病诊断等过程,不仅经济实惠,而且效率很高。

2017.1.12省长陈润儿通过“互联网医院”远程问诊系统与郑鹏远院长连线交流

2017.2.9省委书记谢伏瞻莅临郑州大学,通过“网络门诊”了解“互联网医院”建设情况
一套设备、一个远程平台
挽救了12条鲜活生命
“王强,急性冠脉综合征,心梗前期……赵梅香,肥厚性心肌病加重,得抓紧到医院检查……”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远程诊疗中心,医院心电图科主任牛向东正在借助郑州大学互联网医疗与健康服务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开发的互联网医院平台,不断地向西平县、泌阳县等地的基层医生反馈自己的诊断结果。
基层患者24小时动态心电图数据,是直接通过互联网医院平台传递过来的,患者在当地佩戴24小时心电设备后,检测结果会直接通过网络平台,上传到郑大五附院远程诊疗中心,由郑大五附院专家得出结论后回传,非常及时。
据了解,郑大五附院互联网医院目前已经和西平县、泌阳县、清丰县、方城县等地的12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开展了合作。对每个合作的基层医院,郑大五附院互联网医院都会赠送用于远程诊疗的电脑,以及24小时动态心电设备。同时,医院还与郑州盛和苑社区卫生服务站等数家社区医院建立了联系,目前已经搜集到600多位患者的24小时动态心电图数据,从中发现了12名高危患者。这些患者有的是心梗即将发作,有的是心肌严重缺血自己却不知道。
远程心电图检查帮她捡回一条命
“多亏郑大五附院的远程心电图检查,要不俺就危险了!”接到记者的电话时,西平县吕店乡患者袁荣大娘称赞道。原来,长期得冠心病的袁大娘,一天突然觉得胸口有些疼,就去乡卫生院开了一些药。
幸运的是,这家卫生院是郑大五附院互联网医院的合作机构。袁大娘在卫生院袁明海大夫的建议下,借助远程诊疗平台,做了一个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
很快,监测的心电图信息就通过平台,上传到了郑大五附院心电图科。“患者属于急性前壁损伤性改变,属于心肌梗死前期,必须抓紧住院治疗!”牛向东主任表示。原来,前壁如果严重损伤,下一步就会导致心肌缺血坏死,然后心梗,危及生命。
事不宜迟,牛向东主任马上就通过互联网医院系统联系到了袁明海大夫,当时已经是下午6点。随后,袁明海大夫直接就找到了当事人,并建议家属将患者送到了当地县人民医院。在积极的治疗下,患者很快就稳定了病情。
“到目前为止,郑大五附院的专家已经帮我们筛查出了30多个有危险的心脏疾病患者,很多人都在本地得到了解决,包括一些长期慢性病患者。除了筛查外,郑大五附院的专家还传授我们一些治疗方式,让我们受益匪浅。”袁明海大夫表示。

2016.8.19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巴里•马歇尔教授在“互联网医院”网络门诊亲自坐诊,为一位来自西平县的患者在线看病
从没吃过药的他 一确诊就是心梗
泌阳县高邑乡的王强今年50岁,爱吃肉爱喝酒,身体一直很健壮。只是偶尔有些胸闷,但他一直没在意,更别说去体检了。
但是,有一天他早上醒来后,突然发现胸闷得厉害,要费很大力气才能呼吸。王强这下慌了,赶紧到高邑乡卫生院求助。
卫生院冯骥成医生首先给他做了普通的心电图,但是信息并不明晰,看着既像是心梗,又像是普通心肌缺血。于是,冯医生赶快拨打了牛向东主任的电话,并通过互联网医院的平台,将患者的心电图传了过来。
“患者的心电图有些异常,但片段不完整,最好做一个24小时心电图。”按照牛向东主任的指令,冯医生为王强佩戴了24小时心电设备。
“第二天我一打开电脑,患者的24小时心电数据就已经呈现在屏幕上了。”牛向东主任表示,“患者情况并不乐观,有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表现。也就是说,患者心脏冠状动脉上的斑块并不稳定,已经出现了一些脱落,动脉出现了一定的堵塞,所以才会胸闷,目前已经算是早期心梗了,如果不及时治疗,下一步冠状动脉就可能完全堵死,危及生命。”
牛向东表示,这位患者目前还不需要手术,但是必须尽快到医院进行全方位检查,每天服药,积极治疗。果然,王强按医嘱吃药后,胸口再也没难受过。
“现在,很多患者主动要求通过远程系统,接受省级专家问诊。郑大五附院这边医生回复得也很及时,上传了诊断报告后,基本都能在当天,最晚第二天上午得到回复。”冯骥才医生表示。
郑大老教师 搭桥术后复发
马云霞是郑州大学的一名退休教师,今年快80岁了。她患有多年的冠心病,两年前因为心脏冠状动脉严重堵塞,做了心脏搭桥手术。
马老师自律性很强,手术后一直坚持服药和锻炼。但在去年下半年,马老师突然感到自己经常出现胸疼、胸闷的情况,吃药后虽然有些好转,但停止用药后很快就会复发。经常稍微一活动,就喘得很厉害。
马老师住所附近,有一个盛和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是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的协作单位,里面有24小时心电图机、自助体检机等一系列设备。患者检查的数据,可以在第一时间通过网络传送到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马老师有陈旧性的心梗,心脏功能不好,搭桥的血管,也出现了一些狭窄。”牛向东主任表示。他特别强调,像马老师这种病情,单靠自己吃药是不行的,必须到医院做进一步治疗。

西平县人和乡村民通过互联网医院接受郑大五附院专家问诊
面对危情
远程诊疗也能及时解决
“还好那天手机没关机,不然就坏了。”谈到一个基层患者时,牛向东主任心有余悸。
那天晚上7点,忙活了一整天的牛主任,正走在回家的路上。此时,手机突然响了起来,是科室医生的电话。“牛主任,刚才基层传上来一个心电图,我看着风险很大,您看看。”刚说完,一个心电图结果图片就传到了他的手机上。
“患者有危险!必须马上住院!”看到这张24小时心电图,牛向东顷刻间紧张起来。这名患者说自己症状并不明显,但心电图显示,他已经出现了心肌梗死,必须马上救治。
“这个县的人民医院有急救条件,必须赶快通知到患者。”牛主任来不及回家吃饭,就直接拨打了这位患者的电话。很遗憾,电话并没有打通。
事不宜迟,牛主任马上和郑州大学互联网中心取得了联系。随后,互联网中心联系上了曾经为这名患者做过治疗的医生,这位医生骑着电动车,直接赶到了患者家里,安排患者到县里住了院,目前患者病情已经稳定。
牛向东主任表示,只要发现了高危患者,无论是什么时候发现的,必须第一时间通知到基层的主诊医师,还要直接通知到患者本人,该住院的必须及时安排住院,如果基层解决不了,就要及时通过绿色通道,转到郑州来治疗。(为保护当事人隐私,文中提到的患者皆为化名)

牛向东主任在分析诊断“互联网医院”外地患者的动态心电图
来源:大河健康报3月7日A05版 记者:于素文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