痤疮是青春期的常见病
青少年发病率高达93%
已成为全球的第八大慢性病
无休止的“痘痘”“痘印”及“痘坑”
造成患者身心的困扰
下面我们就来揭开“痘痘”的神秘面纱吧。
目前认为“青春痘”发病主要与雄激素诱导皮脂腺肥大过度分泌皮脂、毛囊导管口异常角化、痤疮丙酸杆菌等微生物增殖及炎症免疫反应有关。
雄激素是皮脂腺增生和皮脂大量分泌的启动因素。雄激素诱导毛囊导管口过度角化,皮脂及脱落的角质细胞淤积在毛囊内,形成白头粉刺,若皮脂被氧化,混合皮肤表面的污垢,则形成黑头粉刺。随着皮脂大量聚集,为毛囊皮脂腺的微生物如痤疮丙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马拉色拉菌等提供了丰富营养,促进微生物繁殖,细菌产生的酶分解皮脂产生大量游离脂肪酸,进一步刺激毛囊产生炎症反应,形成丘疹、脓疱。不断加重的炎症反应诱发毛囊壁断裂,脂质、微生物等进入真皮深层,引起毛囊及毛囊周围炎,形成深在的囊肿、结节。
痤疮的进化过程可依据皮损性质将痤疮分为3度、4级,即:
1轻度(1级):仅有粉刺;
2中度(2级):有炎性丘疹;
3中度(3级):出现脓疱;
4重度(4级):有结节、囊肿。
遗传因素在重度“青春痘”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与较早发病年龄及较重的病情有关。有家族史的痤疮患者需尽早就医。
肥胖、高糖、高脂或乳制品饮食、不正确皮肤护理、彩妆、日晒、不良情绪、熬夜等均是“青春痘”的诱发因素。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
自行消退:主要出现在皮损数量较少的轻、中度痤疮患者且没有痤疮高危因素的人群,如遗传、肥胖相关病史,以及高糖、高脂或乳制品饮食、不正确皮肤护理、彩妆、日晒、不良情绪、熬夜等,不行特殊干预皮损也可自行消退,但易反复发生。
后遗瘢痕:由于炎症反应、感染、处理不当等因素导致痤疮患者在痤疮皮损处遗留瘢痕,临床上发病率高,治疗困难。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痤疮瘢痕的患病率约为43%,其中,重度痤疮患者发生痤疮瘢痕的风险明显高于轻度和中度痤疮患者。国内一项调查表明,在普通青少年中,痤疮瘢痕的患病率约7.1%。
后遗红斑:痤疮后红斑为炎症性红斑,是常见的痤疮后遗皮损,可能与痤疮皮损及其周围组织炎症状态导致血管舒张和微毛细血管内红细胞增加有关。部分患者的痤疮后红斑皮损会随时间推移而自行改善,但大部分患者会形成持久性红斑,不能完全消退。
后遗色素沉着:皮肤炎症反应可破坏巯基,巯基与铜离子的结合减少,进而削弱对酪氨酸酶的抑制,使黑素生成增加,形成色素沉着。
并发皮肤敏感:痤疮并发皮肤敏感表现为在痤疮原发皮损的基础上,受到精神、物理、化学等因素刺激时皮肤易出现灼热、阵发性发红、刺痛、瘙痒、紧绷感,伴或不伴持续性红斑及毛细血管扩张等表现。痤疮本身炎症,不正确护肤、外用药物、化学剥脱及物理治疗等均可诱发痤疮患者并发皮肤敏感。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来源:皮肤科 杨俊亚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