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疗动态
首页>信息公开>医疗动态

骨折严重,水泡又来“添乱”,咋回事?

发布时间:2025/1/28文字调整

佳节将近,

远方的孩子即将回家,

刘阿姨满心欢喜,

骑着车前往菜市场,

准备为孩子精心筹备一桌丰盛的饭菜。


然而,命运却在此时开了个残酷的玩笑。

当她骑车行至一处下坡时,

车闸突然失灵,

失控的车辆瞬间将老人甩了出去,

巨大的冲击力让老人痛苦万分。


QQ截图20250203085501


刘阿姨被紧急送至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经过全面检查,病人全身多处骨折,情况岌岌可危,上肢的伤势尤为严重,甚至面临难以保全肢体的风险。医院骨科三病区在接到消息的第一时间,迅速集结科室骨干力量,争分夺秒,紧急展开病情研讨,制定出科学、严谨且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QQ截图20250203085513


手术过程中,每一个操作都关乎着老人的未来。医生们全神贯注,精细地处理着每一处骨折部位,力求将损伤降到最低。经过一整天的艰苦奋战,手术终于顺利完成。


在悉心治疗和坚持不懈的康复训练下,老人终于顺利康复出院。


治疗过程中,刘阿姨和家人发现受伤的手臂部位出现了一些亮晶晶、里面充满液体的水泡。医生查看后,告知这是骨折后常见的并发症——张力性水泡。这让刘阿姨和家人十分担忧,同时也产生疑问,只是骨折,又没有烫伤,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水泡?接下来就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张力性水泡的知识。


640_副本


像刘阿姨这样,骨折后受伤部位组织出现明显肿胀,继而会出现充满液体的小水泡的情况,在骨折后是比较常见的。骨折后为什么会出现水泡呢?这是因为,骨折导致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形成血肿,导致静脉回流受阻,引起血液循环障碍,同时身体的炎症反应使得大量液体渗出到组织间隙。随着肿胀不断加剧,皮肤表面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当这种压力超过了皮肤组织的承受极限时,表皮与真皮之间就会分离,形成一个个充满液体的小水泡,这就是张力性水泡。


这种水泡一般在伤后24~72h内出现,最早可出现在伤后6h内。好发部位为小腿、前臂、膝、踝、足跟、肘及手足等“皮包骨”的地方。


据统计,刘阿姨这种水泡的发生率约为2.9%~7.2%。除了刘阿姨身上出现的透明的浆液性水泡,还有血性水泡,也是张力性水泡的一类,但是其发生率较浆液性水泡低。骨折不一定会导致张力性水泡的发生,但是骨折后发生张力性水泡,预示着软组织已受到严重损伤。


一旦出现张力性水泡,患者感染的风险也增加,同时将导致手术延迟,延长了骨折的治疗时间。


遇到这种情况,应如何进行应对呢?

1.制动和固定:患处制动和固定可以防止发生继续损伤以及局部异常活动,同时,及早固定能减轻患者疼痛,减轻并发症的发生。

2.患肢抬高: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能有效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减少组织间压力,减轻肢体肿胀。同时注意观察肢体远端的血运情况。

3.局部冷疗:冷疗能控制肿胀,止血,减轻骨折水泡进展。但要警惕局部皮肤冻伤。

4.肢体活动:肢体远端关节的活动以及肌肉的等长收缩练习,能促进肢体静脉回流和淋巴量增加,减轻肿胀。

5.遵医嘱予以甘露醇等脱水治疗。

6.水泡的处理:保持水泡完整,可预防感染的发生。较小的水泡,可让其自行吸收;对于直径大于 2cm的较大的水泡,可采取无菌注射器抽吸水泡后保留泡皮的方法,操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无菌原则,同时辅以红外线照射,促进创面愈合。


来源:骨科  许可  史玉娟  李承锦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