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学科普
首页>信息公开>医学科普

孩子的这些“表情包”可能是抽动症

发布时间:2020/4/24文字调整

“医生,医生,我儿子糖糖两个月前频繁出现挤眉弄眼、嘴角抽动、吸鼻子,还经常清嗓子发出‘吭吭’等怪声。刚出现的时候没在意。最近又出现了不停的摇头点头、耸肩、咧嘴、身体不由自主的抽动,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小动作多。成绩直线下滑怎么办啊???”最近来就诊的一位宝妈一脸焦急的说。是糖糖调皮捣蛋,故意搞小动作恶作剧吗?不!可能是糖糖得了抽动症。

 

 

什么是抽动症呢?

郑州大学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科李恩耀主任告诉大家:大家常说的抽动症全称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的疾病,是指以不自主的突发的多发性抽动及在抽动的同时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为主要表现的抽动障碍,表现为眨眼、挤眉、龇牙、做鬼脸、耸肩、转颈、点头、躯体扭动、手臂摇动或踢脚、下肢抽动等,情绪紧张时加剧,精神集中时减少,睡眠时消失。

 

糖糖来郑州大学五附院儿童康复医学科经过电生理检查等系统评估后确诊为典型的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李主任带领主治医师根据糖糖的情况制定了个体化治疗方案和精准康复定位。包括沙盘游戏治疗、多参数治疗系统、经颅磁刺激治疗等综合治疗方案。短短的一个月时间糖糖可以安静的坐下来听课了,挤眉弄眼,摇头晃脑、咧嘴等症状也明显减少了很多,也比以前有礼貌了,家长和老师看到孩子的变化很开心。

 

 

李恩耀主任指出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男性多见,大部分是在4-12岁之间起病。很多家长以为孩子就是调皮或者是小男孩好动,小动作多而已,而忽视这是一个疾病,抽动症患者除了有抽动的症状,还会伴有多动、强迫障碍、行为问题等。孩子的抽动症状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家长常常以为一个动作没有了,是不是抽动就好了,其实抽动症的病情常有波动性,时轻时重,而且抽动的部位、频度及强度在未干预情况下均可发生变化。抽动症状一般先从面、颈部开始,逐渐向下蔓延,抽动的部位和形式多种多样,可分为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性抽动,运动性抽动一般头面部先出现如:眨眼、噘嘴、点头、耸鼻等,逐渐发展到颈部、肩部、肢体和躯干,可出现投掷动作、踢腿、腹肌收缩等。发声性抽动通常较运动抽动晚1-2年出现,大多数患儿为简单发声抽动,约15%患儿存在秽语,就是说脏话,发声抽动多表现为清嗓子、吼叫声、嘿嘿声、犬吠声等爆发性异常喉音,或强迫性地说出一些污言秽语。

 

抽动症病程常持续数月至数年。抽动的频率和严重程度不一,轻者对患儿学习和生活环境无影响,重者影响学习、扰乱环境,甚至不能在教室中上课。这个疾病的预后也有好有差,部分患儿至青春期后症状逐渐好转,也有部分患儿症状持续到成年,甚至终生,严重影响学习与生活。

 

来源:儿童康复医学科 张艳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