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学科普
首页>信息公开>医学科普

反复骨折有蹊跷,小心肿瘤“陷阱”

发布时间:2023/12/14文字调整

640



案例:患者61岁,6月前因咳嗽出现胸痛症状,查胸腰MRI示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无明显肋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止痛等对症治疗,症状减轻。1月前患者因喷嚏、咳嗽后再次出现胸痛症状,查胸部CT示双侧肋骨多发骨折,胸12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后改变。该患者短时间内出现反复骨折,骨折原因不明,后经血液内科会诊进行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发现血中存在高浓度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完善相关检查后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


一个简单的骨折最后却引出了恶性肿瘤,到底是“谁”在作怪?事实上,这类患者的骨折、骨质疏松等只是继发症状,多发性骨髓瘤才是真正的幕后元凶。



640 (1)



揭秘隐形杀手——多发性骨髓瘤


人体内发挥免疫功能的抗体(即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浆细胞合成分泌的,浆细胞是淋巴细胞的一种,来源于B淋巴细胞。当浆细胞出现恶性增殖时,会分泌大量的单克隆免疫球蛋白,也称M蛋白,这些异常的免疫球蛋白无抗体活性不能发挥免疫功能,同时还会限制正常免疫球蛋白的合成,进而引起身体出现一系列症状,我们称这类疾病为多发性骨髓瘤。


多发性骨髓瘤好发于中、老年人群,是血液系统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其发病原因迄今尚未完全明确,可能与电离辐射、慢性抗原刺激、遗传因素、病毒感染、基因突变等因素有关。


作为一种恶性肿瘤,多发性骨髓瘤其实也经历了由良性到恶性的转变。在疾病早期,血液中仅出现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无浆细胞病或其它相关疾病,这个阶段称为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血症,即良性阶段。有些患者在此阶段可持续多年无任何临床症状,有些患者数年后会发展为恶性浆细胞病,出现多器官损伤,如多发性骨髓瘤。


所以疾病的早期诊断对病情的监测和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存在则可作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筛查的一个重要标志物。


多发性骨髓瘤与骨病


正常情况下,人体内骨骼的构建和代谢是由体内的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合作完成的,成骨细胞就像泥瓦匠,在骨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而破骨细胞就像爆破手,在骨吸收过程中大展身手。两者一个垒一个拆,从而保持骨骼构建和代谢的平衡。


640 (2)


多发性骨髓瘤导致发生骨骼改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失衡所致,其中破骨细胞被异常激活,导致骨质加速破坏,出现骨质疏松或溶骨性损害,患者常表现为腰胸背部疼痛,甚至出现病理性骨折等症状。


另外,由于患者常以骨痛或病理性骨折为首发症状,导致该病容易被误诊,从而长期延误诊断和治疗。而在基础病因未去除前,仅通过手术手段来矫治骨折并不能完全改善病情。正如上述病例中的患者一样,虽经手术治疗后暂时缓解了症状,但会出现反复骨折的情况。


除了导致骨骼破坏外,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往往还会有高钙血症、贫血、肾功能损害等其它相关器官功能损伤的表现,所以有上述综合症状的患者建议进行多发性骨髓瘤的筛查以排除该病。


血清蛋白电泳检测


筛查多发性骨髓瘤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血清蛋白电泳检测』,它是将蛋白分子在电场力作用下进行迁移,根据不同蛋白的迁移率及相应的带电荷量的不同从而达到分离蛋白的目的。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因骨髓浆细胞异常增生常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的过度生成,这些异常生成的免疫球蛋白被称为M蛋白,由于其性质单一,在血清蛋白电泳中形成浓密区带,扫描后可见基底较窄、高而尖锐的蛋白峰。


所以,当血清蛋白电泳检出M蛋白条带时,就要高度怀疑可能存在多发性骨髓瘤。


我们正常人群的血清蛋白电泳结果是这样的。


640 (3)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由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的出现,血清蛋白电泳γ区出现高尖峰。


640 (4)



建议检测人群


1. 不明原因骨痛或反复骨折的患者;

2. 不明原因贫血且贫血程度和肾损害程度不匹配的患者;

3. 肝功能检测中球蛋白异常升高的患者;

4. 血沉明显加快的患者;

5. 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级亲属;

6. 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


来源:医学检验科 毛丽红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