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疗动态
首页>信息公开>医疗动态

上善若水显医德 “镜”雕细琢见真章 ——记张长江教授与“捡回来”的患者的不解之缘

发布时间:2017/6/30文字调整

在古时候医生出师前,师父会送给年轻大夫两样东西:一把黄油伞和一盏油灯,寓意为患者看病要风雨无阻,不分昼夜。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正如我们踏入医学殿堂伊始所朗读的希波克拉底誓言所说的那样:我志愿以纯洁与神圣的精神终身行医。


他一直履行着当初的承诺,27年如一日,在技术上不断精益求精,填补河南省椎间孔镜的空白;他只为用最小的创伤,最少的花费为患者解决脊柱大问题;他会被患者治愈后的微笑和一声谢谢冲淡一天多台手术后的劳累;他只为追求医患之间最真实、最纯真的关系。他因儒雅的人格魅力和精湛的手术技巧被患者称道,真正的仁心仁术;他就是国内知名脊柱外科、脊柱微创外科专家、郑州大学五附院脊柱骨病科主任——张长江教授。



脊柱骨病科主任张长江教授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张长江教授与一位河南省上蔡县来郑务工人员刘启东(化名)的不解之缘。


我们见到老刘的时候,已经是他手术顺利完成后的第六个小时,想起和张长江教授认识的经历让他感慨良多,他说自己是被“捡回来”的患者。


因为家庭贫困,有一大家子的人需要老刘供养,人过中年的他是上有老下有小,只得独自一人来到郑州打工,过着举目无亲的艰苦生活。因为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老刘的腰椎一直不好,20年前就在某医院做过腰椎开放手术,近两年腰疼及右下肢麻木的症状再次出现,近期更是小便出现异常。他因为害怕承受高昂的医疗费用,同时又不愿意再做一次大的创伤手术,所以一直没有得不到有效的医治,只能硬扛。说到这里老刘的眼里闪过一丝泪光几乎哽咽,只是对着我们拱了拱手,这可能是一个不善言语的农村人表达此时心情的最好方式。


然而上帝给他关上了所有的门,却派了一个天使给他开了一扇窗。


2017年6月26日是中国的医师节,如往常一样张长江教授一大早来到了医院,准备开始一天忙碌的工作。走到医院门口看到一个男子,表情痛苦的坐在马路边,豆大的汗珠顺着脸颊流下。张长江教授出于医务人员的本能上前咨询,一句“老乡你咋了,怎么不舒服?”让男子倍感亲切。这位男子告诉张长江教授,自己叫刘启东(化名),老家在上蔡县,得了腰椎病又没钱看,也不知道该去哪个科看,只知道有病了扛不住了,需要来医院就诊,又怕治疗费太贵就没敢进去。


张长江教授详细查看过老刘的基本情况后判定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合并马尾综合征”,需要紧急手术治疗。一边给科里值班医生打电话准备病床,一边搀扶着行走困难的老刘走医院“绿色通道”进行影像检查,检查的结果也和张长江教授的判定不谋而合。但病是查清楚了,可是老刘怎么也高兴不起来,因为无力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他只能和以前一样选择放弃!




了解到老刘的基本情况后张长江教授想到医院有为外地务工人员开通的医保便捷通道,同时选用椎间孔镜镜下微创治疗,不但手术创伤小,手术风险相对较低,花费相对也低了很多。在与老刘充分沟通讲解后,这个老实巴交的农村人终于如释重负决定在医院治疗。经过急诊检查,排除手术禁忌症后,张长江教授仅用时1个小时便在在局麻下成功为老刘做完手术,此时离老刘入院才过去5个多小时。


术后在医护人员的陪伴下,老刘安然返回病房,两个小时后便能佩戴腰围下床活动。下床的那一刻老刘真的哭了,用他自己的话说这么多年了从来没有觉得走路是这么轻松的事情。当我们见到老刘的时候他与入院前已是判若两人,他告诉我们张长江教授是他的救命恩人,还主动要求和张教授合影留念。







红色箭头指示为老刘20年前行开放式手术留下的刀口,蓝色箭头指示本次微创手术留下的刀口。


当问起张长江教授为什么会有勇气捡回来一个病人,是什么支持着他在如此紧张的医疗环境下主动为病人解决痛苦。张教授微笑的告诉我们:“因为我是一名医生,我没有忘记当初的承诺,为患者解决病痛那是我的责任,做人做事不能忘了来时的路!自信人生无愧事,事后方敢对青天!”几句话的声音不大但却令我们肃然起敬。




“上善若水”语出《老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意思是说,最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处于众人所不注意的地方。张长江教授身上所具备的就是这种品格。用精湛的技术,善良的内心为更多的患者解决病痛,共同铸就美好的医患关系。正如他所常说的那样,患者真正需要得到的是治愈、是帮助、是理解、是尊重!


来源:脊柱骨病科 余耀坤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