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疗动态
首页>信息公开>医疗动态

十年腹痛折磨痛苦不堪,巧妙手术解决肠瘘难题——顽固性克罗恩病并多发肠瘘患者手术治愈纪实

发布时间:2017/11/27文字调整

“吴大夫,我肚子上的3个洞是不是堵住了?以后是不是再也没有大便流出来了?”

 

术后苏醒的韩大姐(化名)紧紧握住吴万庆副主任医师急切地问道。韩大姐今年46岁,远远算不上“上了年纪”,可是看起来完全没有中年人的精神气。说起这10年来的痛苦遭遇,只有她自己能体会到,顽固的克罗恩病,反复发作的发热、腹痛,更难以接受的是,肚子上有三处肠瘘经久不愈,挥之不去的粪臭味,让她内心承受巨大的压力,情绪极度低落。

 

10年前,韩大姐由于发热、腹痛,在当地医院肠镜检查出“回盲部巨大溃疡”,并接受了“回盲部切除术”,术后证实为“克罗恩病”。之后反复腹痛、发热,辗转国内多家大医院诊疗,效果欠佳,只能依靠口服大剂量激素及抗生素维持治疗。1年前,韩大姐再次因克罗恩病并发肠穿孔、感染性休克,两次急诊接受“剖腹探查术+腹腔引流术”,从死亡线上将生命夺回,但腹壁窦道经久不愈,形成肠瘘,臭烘烘的粪便总是从腹壁瘘口中溢出,生活十分不便。于1月前来到郑州大学五附院胃肠外科就诊。

 

吴万庆副主任医师接诊后,详细了解病史及查体,经过造影及CT检查,确定瘘口的部位及腹腔脓腔情况,发现患者腹壁有三个瘘口,粪便外渗,诊断考虑为克罗恩病并发肠瘘。

 

▲ 胃肠外科主任崔小兵为患者诊治

 

科主任崔小兵主任医师诊视患者后指出:克罗恩病合并肠瘘,不同于普通的肠瘘,患者组织愈合能力极差;患者既往多次腹部手术史,腹腔内长期急慢性感染,腹腔粘连严重,再次手术难度很大;患者长期口服激素,围手术期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肺部感染及术后切口不愈合,再次形成肠瘘的风险非常高。但是,为患者生活的信念,一个家庭幸福,我们必须迎难而上。

 

经过充分的术前讨论,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及风险预案,手术如期进行。由崔小兵主任医师主刀,傅聿铭主任医师及吴万庆副主任医师紧密配合,术中仔细分离,顺利切除病变肠管(三处小肠瘘口和原吻合口处肠管)及腹壁三处瘘管,小肠及结肠一期吻合。术后经过肠内肠外营养支持、合理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合理置换、切口VSD治疗等综合性措施以及护理部精心护理,患者完全康复,腹部切口及3处瘘口愈合良好,进食及大小便正常,恢复顺利,满意回家。 

 

 

 

 

 

 

 

 

 

 

 

科普:克罗恩病又称为末端回肠炎,病变可累及到肠管的各个部位,但主要发生在回肠末端,病理呈现跳跃状透壁性炎症。克罗恩病病情复杂,治疗棘手,其内科治疗通常以药物治疗为主, 只是为控制症状,延长缓解期。但内科治疗后容易反复,并逐渐加重,最终多并发肠穿孔、肠梗阻、肠内外瘘、肠出血、肠间脓肿等严重并发症。而外科治疗大多只是针对它的严重并发症的抢救性治疗。

 

克罗恩病并穿孔及肠瘘的治疗,与其他肠道疾病所继发的肠瘘相比,治疗更加复杂,风险更高,主要在于几方面:

1.克罗恩病肠管节段性狭窄,多段梗阻,肠管粘连重,间隙脓肿常见,这导致其病变复杂,高复发率和再手术率。

 

2.克罗恩病为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数患有并发症的CD病人均有长期服用皮质激素史, 有导致切口感染、愈合不良等概率大大增加,术前停药后可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危象等致命性风险几率明显增加。

 

3.克罗恩病常伴有较长时间的营养消化吸收障碍,多数病人伴有营养不良,有肠梗阻、穿孔等并发症时其营养不良情况将会加重。

 

上述多种因素,相互影响,导致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显著增加。

 

来源:胃肠甲状腺外科 吴万庆 罗昭锋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