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家人团聚、朋友宴请,盛宴连连。在享受美食与欢聚的同时,您的消化系统可能正在面临一场“高强度考验”。如何既能尽兴,又能守护健康?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医生为您送上一份详尽的节假日保“胃”攻略。
一、 假日高发:“节日病”为何总找上门?
每年国庆假期前后,急诊科和消化内科总会迎来一个就诊小高峰。常见的“节日病”包括:
急性胃肠炎: 因食物不洁、生熟不分或暴饮暴食导致。
急性胰腺炎: 大量饮酒、进食过多高脂肪食物(如红烧肉、油炸食品)是主要诱因,病情凶险,切勿轻视。
消化道出血: 原有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在酒精、辛辣食物的刺激下易发生出血。
消化不良/胃食管反流: 进食过量、过快,躺下休息过早,导致腹胀、反酸、烧心。
二、 防患未然:节日餐桌上的“智慧”选择
清淡“打底”,油腻“点缀”: 宴席开始,先吃些清淡的蔬菜、主食“垫底”,增加饱腹感,再适量进食高蛋白、高脂肪菜肴。
“红、黄、绿”搭配,膳食均衡: 保证餐桌上要有“红”(瘦肉、鱼虾)、“黄”(主食、南瓜)、“绿”(绿叶蔬菜)的均衡搭配,避免单一摄入大鱼大肉。
饮酒有度,切莫强求: 适量饮酒,不劝酒、不斗酒。饮酒前可先喝些牛奶、酸奶或进食主食,以减缓酒精吸收。切记:服用头孢类、甲硝唑等药物期间绝对禁酒!
食材新鲜,生熟分开: 家庭烹饪时,务必注意食品卫生,处理生熟食物的案板和刀具要分开,防止交叉感染。
三、 科学应对:出现不适怎么办?
轻微消化不良: 可暂停进食一两餐,或改为清淡流质、半流质饮食(如米汤、粥),让肠胃休息。饭后散步半小时,有助于消化。
轻微腹泻: 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可饮用口服补液盐溶液,防止脱水。
注意
出现以下警报信号,请立即就医!
剧烈腹痛、腹胀,无法缓解。
呕吐物或大便中带血,或呈柏油样黑便。
持续性呕吐、腹泻,导致明显乏力、口干、尿少等脱水症状。
四、 节后调理:给肠胃“放个假”
长假中,建议给负担过重的肠胃一个缓冲期:
饮食回归清淡: 多吃蔬菜水果、粗粮杂豆,减少油腻。
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帮助身体机能恢复正常节奏。
节假日是享受亲情友情的时刻,但健康是享受一切的前提。
希望大家能树立‘食之有度’的观念,做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
一旦出现严重不适,切勿拖延,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