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期,如果不幸发生了“腿梗”,大家也不用害怕,因为在疾病的初期,治疗效果是非常好的。那么该如何做到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呢?本期,小编就和大家继续探讨腿梗的诊断方面的科普知识,相信通过进一步了解,您一定会对这个疾病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和预判。
在上期,我们介绍了该疾病大概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的症状非常严重,会突然发生严重的肢体缺血症状,病人会突然觉得下肢麻木、疼痛,非常剧烈,且逐渐加重,短期内下肢发凉、皮肤花斑均会很快出现,这些都会提示患者紧急就医。
▲ 下肢急性缺血
而“慢性”的症状就相对隐匿,早期并无特异性表现,仅觉得下肢轻度发凉或不适,进而缓慢发展为一种特异性的症状-间歇性跛行,即行走一定的距离后出现下肢无力、酸胀症状,不能继续行走,休息数分钟后症状消失,又能行走相同距离,且行走的距离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短。此阶段的很多病人都没有意识到血管病的存在,即使是就医也容易被误诊和漏诊,常常被诊断为腰椎疾病。再往后发展,就会出现休息时腿也疼痛的表现,夜不能寐,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此阶段在医学上叫“静息痛”,这提示着肢体的严重缺血状态,如果再不处理,下一步就会发展为肢体的缺血坏死。“静息痛”和“坏疽”两个阶段的病人基本都会去就诊,医生也会怀疑“腿梗”的发生。反而是在早期“下肢轻度不适”和“间歇性跛行”阶段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需要大家加强认识,早期发现、早期干预,尤其是存在“三高”、“吸烟”等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的病人更需要加强警惕,需要半年进行一次体检。
▲ 间歇性跛行期
▲ “慢性腿梗”的发展阶段
一旦出现了以上症状,就应该怀疑是否存在“慢性腿梗”,尽早至血管外科医生处就医是必要的。医生会安排一系列检查来明确病变及程度,这些检查包括下肢血管彩超、下肢CTA、下肢MRA、下肢多普勒血流图等,通过这些检查,就能够知道症状是否为“腿梗”造成的,知道下肢缺血的程度、知道下肢动脉堵塞的位置,从而制定治疗方案。
▲ 血管彩超
▲ 下肢CTA
好了,这一期我们对“腿梗”的症状及如何早发现该疾病进行了了解,下期小编会继续为大家科普该病的治疗,敬请关注!
来源:血管外科 安乾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