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 防暑降温
成为每个人的必备功课
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老年人
更要注意预防“热中风”

什么是“热中风”
很多人认为,冬季才是中风(脑卒中)的高发季,到了夏天就可以“放轻松”了,忽略了对基础疾病的预防和管理。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老年人对高温的适应性较弱,在夏季,更容易并发脑血管疾病,俗称“热中风”。
温馨提示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七病区石磊主任提醒

夏季大量出汗后,血液浓缩,使血容量减少,血液黏度升高,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导致脑血管病的发生。
“夏季还有很多老年人由于贪凉吹空调而诱发脑血管疾病。”石磊主任指出,老年人由于全身血管弹性差,对血压等调节能力下降,环境的适应能力变差,冷热温差大极易引起血压反常的波动,血压突然升高或降低均可诱发脑卒中的发生。尤其对于本身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而言,更容易发生“热中风”,通常表现为:胸闷、心慌、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物重影、肢体乏力、语言困难等症状。

如何快速识别“热中风”
用“120”口诀识别卒中
“1”——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
“2”——检查两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
“0”——聆(零)聆听语言是否清晰。
“120”——发现以上任一突发症状,请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如何预防“热中风”
1、防暑降温
高温时尽量少出门,避免在烈日下暴晒。合理使用空调。室内使用空调温度不宜过低,(25°及以上),时间不宜过长。注意开窗通风。
2、合理饮食
适量饮用温开水,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减少高脂肪、高盐、高糖食物的摄入,注意饮食卫生。
3、适度运动
可选择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时间以清晨或傍晚为佳,避免中午或高热时间段运动,并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运动后不要猛喝冰饮或冲冷水澡。
4、稳定情绪
夏季容易烦躁,及时排解压力尤为重要,忌大喜大悲。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过大,可有效降低卒中风险。
5、健康管理
患有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人群,要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以及同型半胱氨酸,按医嘱服药。同时避免烟酒、熬夜等不良习惯,定期体检,发现问题及早诊治。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来源:神经内科七病区 吕彦玲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