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骨科病房里
有许多因脊柱问题而痛苦不堪的患者
他们中有长期伏案的白领
有辛勤劳作的工人
也有本该安享晚年的长者
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脊柱问题并非突如其来,而是日积月累的结果。脊柱作为我们身体的“顶梁柱”,不仅支撑着人体的重量,更保护着精密的中枢神经。它的健康,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质量。那么该如何守护我们的脊柱健康呢?
脊柱:人体精妙的生物力学结构
理解脊柱的精妙,是我们学会尊重它、保护它的第一步。脊柱绝非一根简单的直直的“骨头”,而是一座设计精妙、功能强大的生物力学结构。它由33块椎骨组成,分为颈椎(7节)、胸椎(12节)、腰椎(5节)、骶骨和尾骨。这些椎骨通过椎间盘、关节、复杂的韧带和肌肉网络连接在一起。
这种结构赋予了脊柱三大功能:

为何脊柱会“告急”?——警惕这些威胁与误区
脊柱问题往往源于长期的不良习惯和误区。最常见的威胁包括:
静态姿势的“慢性杀手”
长期低头: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让“低头族”成为颈椎病的重灾区。头部每前倾一寸,颈椎承受的压力就成倍增加。
久坐不动:尤其是坐姿不良(如瘫坐、蜷坐),会使腰椎间盘压力增大,腰肌和韧带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导致劳损。
不科学的运动方式
突然的暴力:突然转身、猛力提重物、不热身的剧烈运动,极易导致急性腰扭伤或椎间盘突出。
核心力量不足:腹部和腰背部的核心肌群是脊柱的天然“护腰”。肌肉力量薄弱,所有压力就都由骨骼和椎间盘承担。
忽视的营养与体重
钙与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密度,使椎体变得脆弱。
体重超标:多余的体重会持续增加腰椎的负荷,加速其退变。
认知误区
“腰疼睡硬板床”:床垫过硬无法有效支撑脊柱的生理曲线,反而会使肌肉紧张。软硬适中才是最佳选择。
“疼了就去按一按”:在没有明确诊断的情况下,盲目按摩、正骨存在巨大风险,可能加重椎间盘突出甚至导致神经损伤。
守护脊柱,需要我们将科学的健康理念转化为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这份脊柱日常守护指南请查收。
智慧坐姿:给腰椎减负
标准姿势:坐直,腰背紧贴椅背,可在腰后放一个靠垫。双脚平放地面,大腿与地面平行。电脑屏幕中心应略低于视线水平。
定时中断:每坐45~50分钟,务必起身活动5~10分钟。做一些伸展动作,如抬头望天、双臂后伸、弯腰触地(量力而行)。
正确拾物:学会“屈膝”而非“弯腰”
这是保护腰椎最重要的动作之一!捡东西时,一定要弯曲膝盖和髋部,蹲下身,保持腰背挺直,靠腿部力量站起。切勿直接弯腰。
优质睡眠:让脊柱在夜间修复
床垫:应选择能贴合身体曲线、提供均匀支撑的床垫。平躺时,手能刚好伸入腰部和床垫的间隙为佳。
枕头:枕头的高度要能维持颈椎的正常生理前凸。仰卧时,枕头支撑头颈;侧卧时,枕头高度应与肩宽相近,避免头颈歪斜。
睡姿:仰卧时可在膝下垫个枕头;侧卧时双腿间夹一枕头,有助于放松腰背肌肉。
科学运动:强化你的天然“护腰”
加强核心肌群:这是守护脊柱的“核心”策略。推荐运动包括:游泳、平板支撑、小燕飞、臀桥等都是强化腰背肌的绝佳方式。
保持灵活性:规律的拉伸可以缓解肌肉紧张,改善关节活动度。
注意事项:要避免突然的扭转动作(如高尔夫、羽毛球不经热身的猛力挥拍)和负重大的深蹲、硬拉(尤其是姿势不标准时)。
营养与体重管理
保证充足的钙(奶制品、豆制品、深绿色蔬菜)和维生素D(晒太阳、鱼类、蛋类)摄入。
体重每增加一公斤,您的腰椎在日常生活中就需要多承受数倍的压力。管理体重是对脊柱最直接的爱护。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3.9的健康范围内,直接为腰椎“减负”。
当出现以下“警报”时,请立即就医

出现这些症状,可能意味着神经受到了严重压迫,需要骨科医生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维护脊柱的健康是一场贯穿一生的“持久战”
需要我们付出持续的关爱和耐心
每一次挺直腰板、每一次蹲下拾物
每一次起身活动、每一晚的好睡眠
都是对这“生命之柱”的有效投资
让我们从今天开始,从细微处做起
共同守护好我们身体的“顶梁柱”
来源:骨科二病区 史玉娟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