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学科普
首页>信息公开>医学科普

“健康体重,理想血压”,这些准则您做到了吗?

发布时间:2025/10/9文字调整

2025年10月8日是第28个“全国高血压日”,今年的主题为“健康体重,理想血压”。

高血压作为常见的慢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生与死亡的重要危险因素,不容忽视。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加快、不良饮食与生活习惯增多、体力活动减少,高血压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因此,增强公众对高血压的认知,了解其危害并掌握科学的预防与治疗方法,对维护全民健康至关重要。


【面对高血压,我们该怎么做?】

01控制钠盐摄入

高盐饮食与高血压及心血管疾病风险密切相关。研究表明,每人每日减少1克食盐摄入,血压约可下降1.2mmHg。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每日食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推荐使用带刻度盐勺,选用低钠富钾盐,并警惕咸菜、酱油、鸡精等“隐性盐”的摄入。

02控制体重与腰围

超重和腰围过大均会引起血压上升。数据显示,每减重10公斤,血压可下降5~20mmHg。建议将体重指数(BMI)控制在24kg/m²以下,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03保持合理膳食

均衡饮食有助于控制血压及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日常应注重食物多样化,增加蔬菜、水果等富含钾和膳食纤维的食物,适当摄入全谷物、豆类和优质蛋白,减少饱和脂肪摄入,少食甜食及含糖饮料。

04坚持规律运动

运动有助于缓解紧张情绪、控制体重、降低交感神经兴奋,从而有效降压。研究表明,长期坚持中等强度运动可使血压下降5~7mmHg。推荐每周进行5~7次、每次至少3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骑自行车等),并配合适当的力量训练和柔韧性练习。

05彻底戒烟限酒

吸烟(包括电子烟)与饮酒均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高血压患者应彻底戒烟、戒酒,并避免吸入二手烟。

06保持心理平衡

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或抑郁状态可导致血压升高。建议保持积极乐观心态,及时排解负面情绪,必要时主动寻求专业心理支持。

07保障充足睡眠

良好睡眠有助于血压稳定。成年人应保持规律作息,改善睡眠质量,建议每晚睡足7~9小时。


【长期监测,加强自我管理】

01建议高血压患者每日早晚各测一次血压。初诊或血压不稳定者,应连续测量5~7天;血压稳定者每周至少测量一次。晨起测量应在排尿后、早餐前及服药前进行,晚间测量建议在睡前。为保证准确性,每次应规范测量2~3遍,间隔约1分钟,取平均值记录。

02具备高血压高危因素者(如家族史、超重、高盐饮食、长期饮酒、年龄>55岁或更年期女性)应加强血压监测。

03所有成年人每年应至少测量一次血压。


【规律服药,平稳降压】

高血压患者应在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遵医嘱规律服药,将血压长期稳定控制在目标范围内,以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推荐优先选用每日一次的长效降压药物,以实现平稳、持久的血压管理。


义诊活动


640_副本

640 (1)_副本

640 (2)_副本

640 (3)_副本

640 (4)_副本

640 (5)_副本

▲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开展全国高血压日专家义诊活动

来源: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周千惠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