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资料
2021年2月10日,全国首家省级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中心——河南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中心依托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原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始建于1915年)挂牌成立(豫卫老龄〔2021〕2号文件)。该中心成立旨在切实加强我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管理与控制,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组织体系,促进提升全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专业化快速发展。

2022年1月24日,按照省卫健委部署,河南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中心(以下简称质控中心)2022年第一次质控视频会议在郑州大学五附院远程会诊中心圆满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心依托单位郑州大学五附院主办,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处长王自立出席会议并讲话。郑州大学五附院党委书记韩晔,质控中心主任、院长郑鹏远,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徐翠英,纪委书记周文平,副院长王少亭、朱光、汤有才和医院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会议。全省18地市、10个直管县卫健委老龄健康负责人、各地市医养结合分中心负责人,各医养结合机构负责人、信息填报员近1000人线上参会。会议由质控中心副主任、郑州大学五附院副院长王少亭主持。

会上,省卫健委老龄健康处处长王自立在讲话中从人口老龄化给健康养老服务带来重大挑战、发展健康养老服务面临重大机遇、推动医养结合服务高质量发展、积极支持和开展医养结合服务质控工作四个方面对质控中心建设提出了要求与期望。
他讲到,近年来,河南强化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有机衔接,鼓励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目前,全省医养结合机构368家,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建立签约合作3865对,养老机构普遍能以不同形式为入住老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如何应对挑战,抢抓机遇,落实决策部署和政策要求,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为老年人提供综合、连续的健康养老服务,是各级党委、政府和全社会面临的重大课题,也是必须高质量完成的重要民生事项。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以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为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努力推动养老服务与医疗健康服务融合发展,推进医养结合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不断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2021年,受省卫健委委托,质控中心起草了《河南省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经多次多方征求意见,反复研究修改,近期将由省卫生健康委、省民政厅联合印发。今年,将对根据这个评价标准,对全省医养结合机构开展服务质量等级评定,并向社会公布评定结果。
他表示,郑州大学五附院为了促进医养结合服务质控工作开展,在人财物和技术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目前,河南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和智慧质控平台架构初步完成,下一步将充分有效运转、切实发挥作用。全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工作需要各级卫生健康委、质控中心、医养结合机构共同努力,确保质控工作目标实现,切实发挥质控作用。希望大家充分认识质控工作对医养结合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高度重视、积极支持质控工作,认真开展质控工作,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好各项具体任务。

质控中心主任、郑州大学五附院院长郑鹏远教授作年度工作汇报,并对2022年工作方案进行介绍。他讲到,质控中心成立近1年来进行了一系列开创性的工作:
一是制定医养结合服务质量控制工作的长期规划、年度计划、督导方案、培训方案等;
二是制订并深耕了医养结合服务质量评价标准标准。历时10个月经过三个版本17次修正、多次专家论证,最终形成最终确定为分层次分类别的医养结合机构评价标准草稿并提交省卫健委审核。这个标准系我国首创的系统化医养结合分级评价标准,对推进我省规范化、标准化的医养结合工作体系、机制建设与医养结合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具有划时代意义。
三是研发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质控平台。2021年3月至今,郑州大学五附院组建了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质控平台建设团队,在医院直属福华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机构-社区-居家智慧医养结合服务云平台的基础上,结合医养结合质控相关要求规范,充分考虑到对医养结合构管理、服务、运营等提供技术支撑,成功研发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质控平台。目前平台可以满足各级卫健委老龄健康统筹情况、提供政策规范佐证,各级质控中心建设与管理,各级医养结合机构安全、服务与管理需求,专门邀请了研发团队技术工程师进行培训答疑,后续质控中心会发布《操作手册》并跟进培训保障医养结合机构与各地分中心顺利操作。
四是构建质控体系。7月受省卫健委部署,向全省各地市、直管县(市)发函成立分中心,目前,全省17个地市、4个直管县卫健委发文成立了医养结合分中心,并向质控中心报备,初步形成省-市(区)-县-机构的四级医养结合质控体系,推动建立我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医养结合标准体系与质控长效机制,为老龄健康三大体系建设助力。目前,我省18地市10个省直管县(市),已经有17地市与4个直管县卫健委分别建立了医养结合服务质控分中心。初步形成了省-市(区)-县-医养结合机构四级医养结合质控体系,为促进提升我省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和专业水平快速发展,推动建立我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医养结合标准体系与质控长效机制具有重要作用与意义。他希望省、市、县医养结合服务质控中心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专业引领、同质推进”的原则开展建设和工作。
五是提供互联网医院远程会诊服务。郑州大学五附院借助互联网医院(全省第2家)的综合优势,以心脑血管、消化、内分泌、老年医学、康复及外科等专业团队满足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在线三甲医院专家诊疗服务。他表示,借助智慧医养结合服务平台开通远程会诊:通过门诊+急诊排班保障24小时专家在线,全省各地分中心、医养结合机构通过平台不出家门就可以进行相关业务、技术咨询、指导……满足跨医养结合机构-郑州大学五附院乃至跨国际医疗求助或医疗协作。
郑鹏远教授表示,在巩固完善2021年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本着“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情怀,从落实职责完善标准、做实质控平台数据、落实定期督导与飞行检查以及配合完成各级卫健委交办的阶段性项目四个方面,充分发挥智慧质控平台数据整合、功能分析等作用,为机构管理运营提供决策依据,为各级卫生行政领导获得真实动态的医养结合数据提供支撑。他希望各地分中心团结一致积极履责,向习近平总书记“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指示目标努力奋斗。

会上,质控中心信息技术研发代表崔静静就智慧质控平台业务进行了培训,从数据上报、账号审核开通、机构信息维护、培训发布查看、公告发布查看、评价体系管理等6个模块的内容,对医养结合机构、质控分中心、省医养结合质控中心的工作权限设置与管理进行了具体说明,并要求各地质控分中心2022年3月底完成质控数据上报,并表示后续会发布《操作手册》指导大家填报具体数据,确保全省智慧医养结合服务质控平台工作顺利开展。

会议最后,质控中心副主任、郑州大学五附院副院长王少亭教授表示,此次会议对提升我省医养结合质控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同质化有序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他要求各分中心认真学习领会王自立处长的讲话精神,履行好质控中心各项工作任务、职责,把“质量、安全、服务”要求贯穿于医养结合工作始终。同时各地要结合本区域、本机构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过程指标与结果指标,落实质控责任,争取3月底以前完成智慧平台数据填报。期望各位领导与专家携起手来赓续传承,为推进我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养老服务体系、健康支撑体系共同努力,推动全省医养结合质量再上新台阶,为健康中原助力。
来源:医养结合办公室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