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学科普
首页>信息公开>医学科普

“红运”当头?不,是玫瑰痤疮!

发布时间:2025/9/8文字调整

你是否也曾经历过这样的尴尬时刻——并未感到害羞,双颊却泛起如醉酒般的潮红;天气并不炎热,脸上却仿佛有一团火在燃烧?这可能是玫瑰痤疮在悄悄作祟。它并非普通的“皮肤薄”或“易脸红”,而是一种常被误读的慢性炎症性皮肤问题。


640_副本


看清玫瑰痤疮的真面目

玫瑰痤疮,又称酒渣鼻,是一种好发于面中部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见表现包括阵发性潮红、持续性红斑、毛细血管扩张,也可能出现丘疹、脓疱,并伴随灼热和刺痛感。该病常见于30至50岁肤色较浅的人群,其中女性患者较多,但男性患者症状往往更严重,尤其鼻部表现较为明显。


QQ截图20250908081935


这些关键信号,请别忽视

频繁“关公脸”:面部中央反复出现短暂但明显的潮红和灼热,常由日晒、热饮、情绪波动等因素诱发。

持续性“红底妆”:潮红消退后皮肤仍然持续泛红。

恼人的“假痘痘”:出现红色小疙瘩(丘疹)或带脓疱的“假痘痘”。

清晰可见的“红血丝”:皮肤表面可见细小的、扭曲的红色或紫色血管。

鼻部皮肤改变(鼻赘):长期未加控制,尤其在男性患者中,可能出现鼻部皮肤增厚、凹凸不平等表现。

眼部不适:约半数患者可能出现眼睛干涩、发红、异物感或灼烧感。


为什么会得玫瑰痤疮?

目前玫瑰痤疮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通常认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遗传因素:家族史会增加患病风险。

免疫系统过度反应:皮肤对正常刺激(如毛囊蠕形螨、环境因素)产生过度炎症反应。

神经血管高反应性:面部血管神经调节功能异常,导致血管舒缩紊乱。

皮肤屏障功能受损:皮肤保护功能减弱,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和水分流失。

常见诱因:紫外线、高温环境、情绪波动、辛辣食物、酒精、过度清洁等。


科学应对,有效管理是关键

玫瑰痤疮目前虽无法根治,但通过科学管理可以显著控制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首诊专业医生:皮肤科医生能做出准确诊断,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请勿自行用药。

规范治疗是核心:

外用药:如甲硝唑、壬二酸、伊维菌素乳膏等,可减轻丘疹和脓疱。

口服药:中重度患者常使用低剂量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等。

光电治疗:强脉冲光、脉冲染料激光等可有效改善红血丝和持久性红斑;二氧化碳激光或铒激光适用于鼻部增生型病变。

其他治疗:肉毒素注射可帮助减轻潮红和红斑,中医药也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温和护肤是基础:选择无皂基、无香料的洁面产品,用冷水或温水洗脸后轻柔拍干。使用含神经酰胺、透明质酸等修复成分的简单配方保湿霜。每日涂抹SPF30以上广谱物理防晒霜,或采用帽子、口罩等硬防晒措施。避免去角质、蒸脸和热敷。

生活管理助力控制:积极管理情绪,尝试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注意饮食调整,限制已知诱发因素,避免过热饮食;选择散步、游泳等温和运动方式。


重要提醒

玫瑰痤疮不是传染病,不会传染给他人。

警惕“速效药膏”:切勿自行长期使用含强效激素的祛痘产品,以免导致激素依赖性皮炎,加重病情。

治疗需要耐心:起效通常需数周至数月,症状控制后也需长期维持管理,预防复发。

玫瑰痤疮是一种需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的慢性皮肤状态。只要我们认清其特点,避开诱因,坚持温和护肤与严格防晒,并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积极治疗,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红脸蛋”,重获肌肤舒适与健康光泽!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网络,侵权即删)

来源:医疗美容科•整形外科   张琼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