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学科普
首页>信息公开>医学科普

便秘总不好?也许是盆底肌在“闹情绪”

发布时间:2025/9/8文字调整

一提起便秘,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多喝水、多吃菜”。可试了一圈却发现,自己依然被“堵”在原地。
其实,便秘不一定只是肠道的问题——你的盆底肌,可能正在默默“拖后腿”。


一、盆底肌:身体自带的“排便开关”
盆底肌是位于骨盆底的一群肌肉,像一张“智能吊网”,承托着膀胱、子宫、直肠等脏器。它不光负责支撑,还直接参与排便控制:排便时,盆底肌放松,给粪便“开门”;不便时,它保持收缩,负责“关门”。但如果这张网变得太紧、不协调,就相当于把直肠“锁上了门”,排便自然困难——这种情况就是“盆底功能障碍性便秘”。


二、哪些人容易患上“盆底型便秘”?
产后女性:怀孕分娩会让盆底肌被过度牵拉,导致松弛或紧张,许多妈妈产后便秘的根源正在于此。
长期久坐、习惯憋便的人:久坐让盆底肌持续受压,憋便则打乱其收缩节奏,时间长了,它可能就“不听话”了。
老年人:随年龄增长,盆底肌力量减退,加上肠蠕动变慢,更易出现双重排便障碍。
做过盆腔手术者:如子宫、直肠等手术,可能损伤盆底神经与肌肉功能,影响排便。
注意:男性也可能出现盆底型便秘!


三、如何判断便秘是否与盆底肌有关?
如果你符合以下特点,就要警惕盆底肌的问题:
感觉有便意却排不出,“堵在门口”;
排便异常费力,甚至需要用手辅助;
饮食调节无效,纤维、水分都吃够了仍便秘;
伴随漏尿、下体坠胀等不适。


四、确诊“盆底功能障碍性便秘”该怎么办?
专业评估:尽快就医做盆底肌电检查、直肠指检等,全面了解肌肉功能状态。
盆底康复:给便秘“松绑”
凯格尔运动:居家基础训练,增强肌力与协调性;
生物反馈电刺激:在设备监测下“教”盆底肌正确放松和收缩,就像请私教上课,帮肌肉找回节奏;
磁刺激:无痛激活“休眠”肌肉,改善血循环,增强收缩力,过程中只有轻微酥麻感。


五、日常好习惯,为盆底肌“减负”
有便意别憋:及时排便,避免盆底肌长期紧张;
排便别太用力:过度屏气反而加重肌肉负担,试着轻柔发力+深呼吸;
控制体重:减轻腹部压力,让盆底肌“轻松上岗”;
调整饮食:充足纤维、水分+益生菌,少吃精加工食品。
便秘不是小事,严重影响生活品质。学会关注身体信号,用对方法,才能让排便之路重回通畅!



来源:盆底疾病诊疗中心 党国伟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