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恐惧是与生俱来的。婴幼儿的知识主要来源于直接经验,尤其是18个月以前的婴儿,还没有发展起心理表征能力,他们主要通过感官的感知觉,手的操作认识事物,因此对事物的了解难免流于表面,较难发现事物背后运作的规律和逻辑。有的家长有意无意会吓唬孩子,所以让孩子感到恐惧的事物千变万化,各式各样,有的怕黑,怕陌生人,怕某种声音,怕太阳下的影子等等。
当孩子愿意诉说内心的恐惧时,寻求的未必是一种解决方法,而是一种理解,这种亲人的“理解”本身,已经是一种安慰和疗愈。如何帮孩子化解恐惧的心理呢?
一.“消除关注”比“时刻留意”更重要。很多时候,看起来阻止孩子进步,让孩子停留在恐惧中的是孩子自己,但是殊不知最影响孩子看法的,其实就是身边人的目光,也或许只有当我们理性和宽容地告诉孩子,“别人的看法不重要,重要的是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我们的孩子才能真正地获得力量。
二.帮助孩子读懂潜台词。比如,有小孩子害怕黑,睡觉都开着灯,那我们应该问问,怕黑到底是怕什么,是害怕床底有怪兽,害怕做噩梦,还是害怕自己睡觉的孤独感?要理解孩子,帮助孩子,让孩子明白不管他们经历着什么,我们都可以陪着他一起经历这些行为背后的故事和感受。
三.最终能够战胜恐惧的还是自信和成长。当孩子出现恐惧行为时,我们需要重新看到自己童年的样子,找到自己从前的影子,了解孩子现阶段的感受,并且让孩子知道每个人都会面对这个问题,可以有更好的心态去面对挑战,最终能够战胜恐惧的还是自信和成长。
四.无形恐惧“具体化”。“具体化”帮助孩子有三种方式:可以拆解恐惧对象,把它变成日常熟悉的事物;可以把恐惧画出来;可以给恐惧对象找个“克星”。要注意这个办法适合在时过境迁,孩子情绪平稳的时候循序渐进进行的。
坦白说,实际操作中化解孩子的恐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所以也要给自己准备足够的耐心,给宝宝充分的时间。我们要留心,当孩子有了一点进步,就要充分肯定和鼓励,要相信孩子的内心是有充足的力量的,只是每个人战胜迷茫和恐惧的时间和节奏都不一样,而他们节奏比较慢,我们需要去培养,让它足够强大,强大到那条光明道路自动出现在眼前。
来源:儿童康复医学科 张丽娜
宣传科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