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搜索按钮
进入适老模式
信息公开
医学科普
首页>信息公开>医学科普

突发性耳聋72小时黄金抢救期,这样做能救回你的耳朵!

发布时间:2025/4/8文字调整

突发性耳聋(简称“突聋”)是72小时内突然发生的不明原因听力骤降,表现为至少相邻两个频率听力损失≥20dB,常伴耳鸣、耳闷胀感,严重者出现眩晕、恶心。

关键提示:突聋属于耳科急症!发病7天内是黄金治疗期,越早干预,听力恢复希望越大!


听力“断崖式下跌”的惊险逆转

50岁的孟先生是一位外地患者,突发右耳听力丧失,当地县级医院建议到郑州治疗。因合并2型糖尿病,且病情复杂,辗转郑州多家医院后仅获口服药建议,最终到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寻求治疗。


治疗转折

入院后启动综合救治:溶栓+改善微循环 + 耳部药物注射 + 营养神经

治疗第3天:耳鸣减轻;第5天:听力检测明显改善;第7天:右耳听力完全恢复!


这些因素正在伤害你的耳朵!

高危病因:血管病变(如糖尿病/高血压)、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疾病

隐匿推手:熬夜、焦虑、过度疲劳、耳机使用超标(>60分贝/60分钟)

易被忽视:突发精神压力、耳毒性药物(如某些抗生素)、噪音暴露


诊断三部曲

1听力“侦察兵”:纯音测听+声导抗定位损伤性质

2耳内“显微镜”:高清耳内镜排除鼓膜穿孔/耵聍栓塞

3影像“透视眼”:颞骨CT/MRI筛查肿瘤/内耳畸形


精准治疗:分型+分层击破


QQ截图20250408083812


护耳行动指南

守住“60-60”防线:耳机音量<60%,单次使用≤60分钟

减压四字诀:睡足(7小时)、少熬(夜)、常动(每周3次有氧)、心宽(冥想/正念)

慢病管理:糖友/高血压患者每月监测耳闷、耳鸣征兆

高危职业防护:噪音环境佩戴降噪耳塞,定期做听力筛查


来源:耳鼻咽喉科二病区   任芳芳

党委宣传统战部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