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4日,郑州大学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团队在省内率先成功实施多影像融合超声导航肝癌射频消融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效果满意。
62岁患者郭某被诊断为肝癌、胆囊结石2周,术前行磁共振检查明确肿瘤位于肝S4段,与胆囊关系紧密。考虑到患者拒绝创伤较大的手术治疗,在麻醉科胡强夫主任团队及超声诊断科杨青主任团队的协助下,李晓勇主任医师对患者行多影像融合超声导航射频消融+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与CT等引导方式相比,超声影像融合系统拥有实时性、无辐射、体积小、便于移动等优势,因此两种手术在一次麻醉中完成,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

▲ 图1 将影像学图像与超声图像进行对位融合

▲ 图2 李晓勇主任(左)与杨金雨医师(右 超声科)在超声引导下穿刺布针

▲ 图3 腹腔镜下可见胆囊壁无损伤,肿瘤消融边界清晰,定位精准
科普
超声融合影像导航系统是一种将超声图像与其他影像学图像(CT/MRI/PET等)相结合实时动态观察的新技术,能够通过几种对位方式将超声图像和 CT/MRI/PET等图像空间对应,锁定空间位置,并在超声实时扫描中利用选定的其他影像进行导航。其优势在于通过传统二维超声与CT等融合达到三维空间的定位引导效果,确保精准治疗,提升手术效果的同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行超声造影观察治疗效果,确定肿瘤已完全灭活。
多影像融合超声导航技术已经成熟地应用于肝内肿瘤的微创消融。临床研究表明对于肝内肿瘤病灶,超声影像融合导航下能较为准确地显示病灶边界,特别是对于<1CM的微小肝癌,可通过多影像的融合导航联合实时超声迼影,避免肿瘤病灶的遗漏。
郑州大学五附院肝胆胰腺外科结合自身优势,将多影像融合超声导航系统与纳米刀消融术联合应用于局部进展期胰腺癌、肝门部胆管癌和肝癌的精准微创消融治疗,有效缓解患者病痛,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来源:肝胆胰腺外科 仝昊
宣传科编辑整理